Nghiên cứu quá trình tri nhận danh lượng từ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认知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 类的认知能力。因此,从认知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不仅是可能的事 而且是必要的。 最近二十年来国外逐渐形成一股认知语言学热。但是,我们看到 有一些关于认知的研究脱离了语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许 多形而上学的思辩。关于语言的认知研究问题,我们提倡从认知角度重 新关照语言现象,以便发现新颖独到的、便于操作的、能落实到解释具 体的语言事实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路子。 通过学习经验本人得知:开始学汉语的时候我们早就遇到“量词”这 个概念了,汉语量词丰富多彩,没有把握就很容易弄笑话,甚至不注意 时, 用错了就被别人嘲笑或被人们以为是说话人没有文化修养。 按照汉语运用的习惯,各种量词都搭配有相应的名词或动词,其 中的规律十分严格, 例如:一头牛、一匹马、一条狗等等。可以说量词 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类词,在文章中无处不见,但是在汉语教学中,教 师教授量词的方法往往是凭语感式的,因而学生所获得的是模糊而零℀ 的印象。谈到量词的色彩意义就更加麻烦了。

pdf109 trang | Chia sẻ: superlens | Lượt xem: 2308 | Lượt tải: 3download
Bạn đang xem trước 20 trang tài liệu Nghiên cứu quá trình tri nhận danh lượng từ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ể xem tài liệu hoàn chỉnh bạn click vào nút DOWNLOAD ở trên
河内国家大学下属外语大学 研究生处 吴氏恒 现代汉语名量词认知研究 (与现代越南语类词对比) Nghiên cứu quá trình tri nhận danh l−ợng từ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ối chiếu với loại từ tiếng Việt hiện đại) (硕士学位论文) 学科专业 :汉语言理论 专业编码 :60. 22. 10 指导教师 :华玉山博士 1 目 录 页码 前 言 ........................................................................................................... 4 一、选择题材的科学基础和实践基础 ................................................. 4 二、研究课题的范围和目的 ................................................................. 5 三、研究方法 ........................................................................................ 7 四、预设在论文阐述的研究结果 ......................................................... 7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以及现代汉语量词概说 .......................................... 9 一、认知语言学 .................................................................................... 9 (一)认知理论 ................................................................................ 9 (二)认知语言学........................................................................... 10 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信念 ........................................................... 10 2.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 ....................................................... 11 二、现代汉语量词 .............................................................................. 14 (一)现代汉语量词的定义 ........................................................... 14 (二)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 ........................................................... 15 第二章 现代汉语名量词认知研究 ....................................................... 16 一、现代汉语名量词的来源 ............................................................... 17 二、现代汉语名量词理性意义 ........................................................... 20 (一)个体量词 .............................................................................. 20 2 (二)集合量词 .............................................................................. 21 1. 定量词 ...................................................................................... 21 2. 不定量词 .................................................................................. 22 (三)部分量词 .............................................................................. 23 (四)专职量词 .............................................................................. 24 (五)临时名量词........................................................................... 25 (六)度量衡量词........................................................................... 26 三、现代汉语名量词的色彩意义 ....................................................... 27 (一)现代汉语名量词的形象色彩 ............................................... 27 1. 现代汉语名量词形象色彩的认知特征 ................................... 27 2.现代汉语名量词形象色彩的认知解释 ................................ 31 (二)现代汉语名量词的情态色彩 ............................................... 40 1.现代汉语名量词情态色彩的认知特征 ................................. 40 2.现代汉语名量词情态色彩的认知解释 ................................. 42 (三)现代汉语名量词的格调色彩 ............................................... 51 1.现代汉语名量词的格调色彩的认知特征 ............................. 52 2.现代汉语名量词的格调色彩的认知解释 ............................. 53 第三章 现代汉语名量词与越南语类词对比....................................... 55 一、越南语类词的概述 ....................................................................... 55 二、现代汉语名量词与现代越南语类词对比 .................................... 58 (一)关于位置及其功能 ............................................................... 58 3 (二)关于其理性意义 ................................................................... 61 (三)关于其色彩意义 ................................................................... 72 (四)汉语名量词和越南语类词的共同认知 ................................ 77 三、汉语名量词偏误分析及其教学刍议 ........................................... 81 (一)实际调查 .............................................................................. 81 (二)汉语名量词偏误分析 ........................................................... 85 1. 名量词偏误类型 ...................................................................... 86 2. 错误原因的分析 ...................................................................... 88 3. 关于越南汉语名量词教学的刍议 ......................................... 90 结语 .......................................................................................................... 94 参考文献 .................................................................................................. 96 附录:现代汉语量名搭配表 .................................................................. 102 4 前 言 一、选择题材的科学基础和实践基础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一种认知活动,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 类的认知能力。因此,从认知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不仅是可能的事 而且是必要的。 最近二十年来国外逐渐形成一股认知语言学热。但是,我们看到 有一些关于认知的研究脱离了语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许 多形而上学的思辩。关于语言的认知研究问题,我们提倡从认知角度重 新关照语言现象,以便发现新颖独到的、便于操作的、能落实到解释具 体的语言事实的分析方法和研究路子。 通过学习经验本人得知:开始学汉语的时候我们早就遇到“量词”这 个概念了,汉语量词丰富多彩,没有把握就很容易弄笑话,甚至不注意 时, 用错了就被别人嘲笑或被人们以为是说话人没有文化修养。 按照汉语运用的习惯,各种量词都搭配有相应的名词或动词,其 中的规律十分严格, 例如:一头牛、一匹马、一条狗等等。可以说量词 是使用频率极高的一类词,在文章中无处不见,但是在汉语教学中,教 师教授量词的方法往往是凭语感式的,因而学生所获得的是模糊而零乱 的印象。谈到量词的色彩意义就更加麻烦了。 5 量词在王力先生所著的 《汉语史稿》中又叫做单位词,王力先生 认为 “一般说来,单位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 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由此可见,名词与量词天生关系就是很 密切的。 因此选择名量词来研究更具有典型性。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法是观念的反映,量词作为一种语法现象是量 观念的反映。量观念也同其它观念一样,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的过 程。 这一过程在语法中部分地体现在量词的发展史上。因此从史的角度 对量词进行研究,不但能丰富我们对量词的认识,而且还给我们提供一 个窥探人类量观念发展史的窗口。 出于上述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我们决定以 “现代汉语名量词认知研 究(与现代越南语类词的对比)”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课题的范围和目的 研究范围是现代汉语名量词, 但是主要是从认知角度研究现代汉语 名量词;试探越南语类词认知以便对两种语言名量词的认知进行对比。 汉语量词丰富多彩,运用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到量词与其它词语之 间的本义搭配而且还要注意到量词的不同色彩意义以及不同的语言环境 以便恰当地选择得体的量词来跟其它词语搭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就是 让学习研究汉语的人(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都可以应用; 从学汉语的 6 越南学生到学汉语的其他外国学生都可以应用),特别是学习研究汉语 的越南学生能够把汉语量词用得恰当有理。 另外,中国和越南民族文化和道德观念等传统以及社会的发展有 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国民族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等特点有差别引 起汉语和越南语之间存在着差别。有很多相同点,不过详细分析的时候 也发现有差别。现代汉语名量词认知也不例外。对两种语言同一个项目 进行对比来找出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让学习汉语的越南学生可以依靠 正迁移作用和负迁移作用来习得地道的汉语名量词。 术语解释和区别:汉语中名量词和越南语中的类词。 在汉语中有两个术语:量词和类词。量词是被使用得比较普遍的 术语。该术语的内涵为:指物体单位的词(物/名量词)和动量词。现 在类词这个术语不再得到普遍地使用了,只有在研究量词历史中才被提 及的。类词的内涵比量词的小,只包括个体化事物的词。① 在越南语中类词被定义为“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专门用来指明具 体个体、事物的自然单位,或用来区别事物具体种类”的一种词类。 可见汉语中的名量词也就是越南语中的类词,因此我们才试对汉 语名量词和越南语类词进行对比。 ① 参看阮黄英老师的《Một số vấn đề về loại từ tiếng Hán》 7 三、研究方法 研究这篇论文, 我们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1)描写并分析汉语名量词,然后归类、分析汉语名量词的理性 意义和色彩意义。 (2)采取演绎法:综述语言认知理论和现代汉语量词,然后详细 地分析汉语名量词的认知特征和认知过程。 (3)采取归纳总结法:每个论据及论点都附上例子,以说明并解 释该语言现象。归纳总结每一节、每一章以及全文的主要观点,让论文 的结构更加严谨、思路更加清晰。 (4)采取比较法:对现代汉语名量词认知与现代越南语类词 (“Loại từ”)认知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 (5)采取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方法及理论进行研究。在探讨 现代汉语名量词的词源,本文主要采用历史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6)采取调查统计法:对学汉语的越南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描写 并分析调查结果,从而指出学生容易犯错误的原因并提出自己关于越南 学生汉语名量词教学的刍议。 四、预设在论文阐述的研究结果 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3章: 8 第一章: 概说认知语言学以及现代汉语量词研究状况,主要叙述认知理 论和认知语言学,并提出自己对现代汉语量词的定义和分类的见解。 第二章:阐述现代汉语名量词认知研究,着重探究现代汉语名量词的来 源,探讨现代汉语名量词的理性意义并深入研究其色彩意义,以整理出 现代汉语名量词的认知特征,同时解释其认知过程。 第三章:概说越南语类词的定义及其基本功能,对现代汉语名量词和越 南语类词在各个方面上进行对比指出两者之间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从 而提出两者的共同认知特点。此外,还通过对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受 到的结果分析越南学生学汉语名量词时常犯的错误并提出现代汉语名量 词的教学刍议。 9 第一章 认知语言学以及现代汉语量词概说 一、认知语言学 (一)认知理论 认知是人脑最高级的信息处理过程,它贯穿于问题求解、概念形 成和语言理解等最复杂的人类行为。认知活动最本质的特点是利用知识 来指导人们当前的注意和行为,它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的获取,表征并转化为知识; 二是,知识的记忆(存贮和提取); 三是,运用知识进行推理等心理过程。 对于语言理解来说,认知过程的主要环节是语义的记忆和利用知 识进行语义推导,从而从语言形式上获得正确的语义解释。 袁林 (1994) 尝试从认知的角度,用扩散性激活的语义记忆模型和 非单调推理的逻辑机制来解释一些省略现象。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意义的心智表达是概念网络,调用一个词项的意义可以激活知识网络上 一大片相关的语义节点。 最近二十多年来,认知心理学对范畴的形成和辨认的研究有了突 破性的进展,基本上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为什么人们尽管说不出水果 10 和蔬菜等范畴各自的区别性特征是什么,但依然能正确地把苹果,橘 子,菠萝,西瓜等归入水果这一范畴,把菠菜、萝卜、茄子、黄瓜等归 入蔬菜这一范畴?认知心理学的解释是: 范畴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 本的基础之上的,然后将其它实例根据它们跟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在 某些/一组属性上的相似性而归入同一范畴。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 是原型,它们是非典型事例范畴化的参照点。这种跟典型事例类比而得 出的范畴就是原型范畴。这就是说,属于同一范畴的成员不必具有一个 /组为其它范畴的成员所不具备的特征。在这种新颖的范畴化理论的影 响下,袁林认为汉语词类也是一种原型范畴,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 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 (二)认知语言学 1. 认知语言学的基本信念 一般地说,持认知观的学者拒绝接受下列“生成语法的世界观”: (1) 语言知识的模块性;(2) 句法自主性;(3) 可以用真值条件语义学来刻画 自然语言的意义。 语法结构的固有性质是象征性,表现为语言的结构方式,临摹现 实的事态。认知语法还尝试从比较直观的意义和概念出发,给语法范畴 和语法结构作出全面的说明。 11 认知语法企望从意义概念出发,对语法范畴和语法结构作出自然 而直观的描述。但是遵循这种研究路线的语法描述不可避免地要使用一 些比较模糊的概念,因而某些结论往往经不起推敲。因此怎样在保持描 述的直观性的同时克服说明的模糊性,这是认知语法需要研究的课题。 认知语言学家强调意义是一种心理现象,自然语言的语义学远比 各种基于逻辑模型的语义学要丰富得多。他们认为语言形式的意义不能 在语言系统内部的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中去寻找,因为意义是个认知结 构,它根植于说话人的知识和信仰系统里。语言形式的意义只能就说话 人的背景知识来加以刻画,理解一个语言形式的意义必须激发相关认知 领域中的其它认知结构。 认知语义学重视人类语言的语义的丰富性和语义理解对百科知识 的依赖性,尝试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建立更富心理现实性的语义学,这一 切努力都是值得欢迎的。但是,从这种研究路线出发的语义描写主观任 意性大,有时难免想当然。 2. 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 语言是人类普遍认知组织的一部分,它产生于个体认知发展的一 定阶段。一方面,语言的发展以最初的认知发展为前提;另一方面,语 言的发展又促进了认知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认知语言学的确找到了 12 研究语言的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但是由于认知语言学才起步十年来, 没有或没有来得及充分地注意和吸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只停留在通俗 心理学的水平上,可以说目前还缺乏科学的心理学基础。比如,认知语 言学的许多语义描述和原型范畴基本上是建立在描写者的直觉的基础上 的。有的纯粹是为了共时描写上的方便,并没有多少心理现实性。抛弃 旁观者挑剔的目光, 怀着参与建设的热情,下面我们将主要阐述语言心 理学的两个焦点问题:(1) 认知语言学对应于心理学的哪个研究层次?(2) 认知语言学应以什么样的心理学理论为背景?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机体是如何活动的,它可以象物理学一样, 从不同的水平去研究人类的行为。一般地说,心理说研究有三种不同的 层次; 第一级水平研究复杂行为,如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语言现象; 第二级水平研究简单的信息加工过程,如对光点的感觉、图形知觉的形 成;第三级水平是生理水平,如对神经过程和神经结构的研究。显然, 认知心理学对应于第一级研究水平。 我们认为,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路线值得认知语言学参考,一方面 要研究认知领域、原型范畴等认知图式,另一方面还要把这种图式分解 为更为基本的组成部分来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把图式看作是对一类概念 的描述,是积聚在一起的知识单元,它构成了认知的基本建筑积块。在 13 这个单元中,除了知识本身以外,还有关于这些知识如何被运用的信 息。图式的核心作用是构造一个有关某事件、某事物或某情景的解释。 因此我们还可以把图式看作是一个有关周围世界的非正式的、私人的、 没有名言的理论。从另一方面看,图式又类似于戏剧的脚本、计算机的 程序或分解语言成分的解析手段。图式理论已广泛地运用于解释人类阅 读理解的认知过程,还被人工智能界运用于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按照 图式理论,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所有的输入信息都要跟某个图式相匹 配,这样解释的过程才能进行。比如,在人类阅读文本时,输入信息激 活了低级水平(如视觉特征)上的图式,而低级图式又激活了高级水平 (如词,句等)上的图式, 这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过程。同时,高级 水平的图式又通过自上而下的加工(比如推论)来填充下级水平中加工 材料的不足。这两种加工方式同时在字母(或字形)和词的水平、句法 水平、语义水平和解释水平上进行,并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图式应该是 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认知语言学应该通过对这种理论的吸收和参照 来调整既有的图式理论,以建立更能反映人类语言心理过程的图式理 论,把认知语言学建立在更为坚实的科学的心理学的基础上。 14 二、现代汉语量词 (一)现代汉语量词的定义 量词在汉语十一大词类中是最后划类、定名的词类。 量词的单独 立类、正式定名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 汉语语法学是在西方 语法研究的框架下形成和发展的。汉语语法学初创时期, 语法学家的研 究着眼在语言的共性上。西方语法词类没有量词,量词是汉语汉藏语系 的一大特点,量词在当时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当学者们把研究的视点转向汉语语法个性的时候,量词才作为汉语的特 点并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50 年代,《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简述“正式给量词以明确定名 : 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是量词。并把现代汉语词分为 11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助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数 词、量词等。从此,量词在汉语词类体系中,独立成为一类, 量词的名 称也开始固定下来。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量词虽然是一种表示“数量”单 位的词,然而量词不是数量词, 数量词仅系量词的一小部分。换言之, 量词的正确理解应该是“与数量范畴有关系的单位”,不应该也不可能理 解为只是 “表示数词和量词的单位”。 15 (二)现代汉语量词的分类 现代汉语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等三大类。② 第一、名量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量词是物量词。如:封 (信)、列(火车)、条(鱼)等。 第二、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的量词是动量词。如: 回、次、遍、番、场等。 第三、复合量词:是由单纯组合而成的量词。如:架次、人次、 秒立方米等。 相对而言,现代汉语名量词研究难度要大一些,且名量词使用的 普遍性是现代汉语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由于篇幅所限,本论文仅仅着 重探讨汉语名量词,至于动量词及复合量词不在本论文范围之内。 ②参看张万起先生的《试论现代汉语复合量词》 16 第二章 现代汉语名量词认知研究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由人的感觉、知觉、思维等 三个认知要素组成。 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 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进行反映的过程。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 部感觉。其中视听提供的外部信息占人们所获信息的 80~90%。因此, 组织在开展公关活动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视听感觉、对色彩的应 用、视觉效果的处理、乐音的安排,以求活动效果达到更为满意。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是较为 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不同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知觉 以感觉为前提,但它不是感觉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综合了多种感觉的 基础上形成的整体现象)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概括的间接反 映过程。 对语言理解来说,认知过程的主要环节是语义的记忆和利用知识进行 语义推导。那么现代汉语名量词的认知过程的主要环节也就是名量词语 17 义的记忆和利用知识进行语义推导。(记忆量词原始意义-推导量词当 时意义,记忆每一类量词的共同规律推导名词跟量词的恰当结合)。 量词是特别的词类,认知量词也是跟其它词类的认知不同。汉语名量 词认知可以概括为汉语名量词的语义演变过程。(客观地看待问题)。 一、现代汉语名量词的来源 丰富的量词是现代汉语词汇的基本特点,每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中 国人都很能熟练地使用而且一听到数词和名词直接组合的语言片段,就 可以轻易地指出中间的错误之处并且能在句子中把数词和量词正确地搭 配起来。这就给一般人一个错觉,似乎二者是同生同长同用的。事实上 从它们发展的历史来看,二者是不同步的。 要探讨现代汉语形成的由来,必须研究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的词 汇、语法是由古代汉语词汇、语法发展变化的结果,是经过千百年演变 和累积而成的。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关系是 (源)和 (流)的关 系。所以探讨现代汉语词汇,就必须研究汉语发展的历史。 汉语量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甲骨文中已出现了象(丙) (朋) 这样的量词,但量词并不十分发达。例如:“朋”是古代货币的一 种单位,上古时期以贝壳为货币,相传五贝为一朋。《诗经 小雅》: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 18 在古汉语中量词尚无规范用法,在语言表达上量词可以用也可以 不用;数词可在名词前也可以在名词后,而且无论是使用量、频率,还 是使用范围、技巧均无法与现代汉语量词等量齐观。 量词的运用是以名量词的出现为标志的,从我国最早的可识文字 甲骨文的记载看,早在殷代就已经有了量词。先秦时期,量词往往以不 用为常,两汉时代则是可用可不用。到南北朝时期才发展到以用为常。 然到此为止,汉语量词还没有充分展现出其丰富的全部内涵,直到唐宋 时期,量词才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动量词也开始有了较大的发展。可 以说,在这一时期,汉语量词方才呈现完美发展的状态。现代汉语量词 的功能,基本上是承 了唐宋时期的特微。 汉语名量词为了配合汉语特殊的需要和个体事物的称数而产生的, 而且名量词的产生和发展也都要考虑到修辞的需要。一般来说,名量词 是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义引申 来的。所以名词和名量词天生就是关系密切的。有的名词逐渐演变成名 量词,并且成为专用名量词,如(颗)等;有的名词开始只是借用来表 示一类事物的量,后来这种借用就变成专用了,但是其作为名词的意义 仍然存在,如一(门)亲事, 一(瓶)酒。既然名量词是为配合汉语中 19 最有实际意义的名词而产生的,那么如果从语源学的角度来考察,这将 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以名量词“条”为例子加以说明: 《说文》:条,小枝也。可见 “条”字最初只是一个名词,而《诗 经ã汝汶》:“伐其条枚”的条;《毛传》:枝曰条, 曰枚。 这里“条”就是 名词, 后来发展为表示树木单位的量词。譬如,唐代李全期试:“杨柳 千条花欲绽”里的“条”就是名量词, 但也保存小枝的原义。后来用途扩大 了,凡是细长、狭长的东西一般都可以称为“条”, 例如:“一条马路、一 条小河、一条蛇、一条手帕、一条法规等。 既然“条”本是小枝的意思, 后来其引申义发展为表示条状物的,那么人们在使用它时,就不能抛开 条状物的形象色彩。 另外汉语名量词次序虽然是和名词、数词的结合有关,但后世名 量词则更多地考虑到形容修饰的需要。在甲骨文里,是名词在前,数词 和量词在后,这种次序原则,到先秦时代已有变化,如《论语》:“一箪 食、一瓢饮”。汉代以后名量词移到名词前的情形更加普遍起来。量词移 到名词前,能更有效地修饰名词,这种变化说明汉语更加重视量词的形 象功能。从汉语史的角度看,量词的发展越来越完善、细致、发达;从 文学史的角度看,量词的运用越来越准确、生动、鲜明。如 “把”本是 握,持的意思,是动词,南北朝时已经广泛用为量词,是(满一把)之 20 义,如南齐“百喻经, 猕猴把豆喻”:(昔有猕猴持一把豆)而白居易 诗:“玄发看成一把丝”既有比较确定的单位,又富于动感,还有鲜明的 形象。 汉语名量词的适用范围为什么如此宽泛而灵活呢?其原因除了人 类所共有的类推功能之外,影响的因素还包括汉民族的文化特微和心理 特微。汉语的名量词有数百个,每个量词都深深地扎根于汉文化这片广 阔肥沃的土地。名量词的来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果要教好汉语 量词的意义和用法,教师一定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才行。 二、现代汉语名量词理性意义 汉语名量词的理性意义(概念意义)即词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范 围和本质。名量词表示人和事物的量。关于名量词分类有不同的观点, 分类结果也不一样。 有二分法、三分法和多分法。在这篇论文里面我们 参考朱德熙的多分法并把名量词分为:个体量词、集合量词、部分量 词、专职量词、临时量词、度量衡量词等六个小 类。 (一)个体量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单个量,它是相对集合量而言的。个体量词是名 量词的主体,运用范围广泛,功能作用是多方面的,数量也较多。如: 位、员、名、个、头、只、匹、棵、粒、颗、枚、顶、座、 间、所等。 21 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个”。大多个体名词都可以用 “个”表量。“个”是个 体量词中一个特殊量词。个体量词的限制条件如下: 1. 个体名词和个体量词一般有特定的搭配关系。 例如:“马”论 “匹”、“老虎” 论“只”、“刀” 论“把”、“珠子”论 “颗、 粒”、“膏 药” 论 “贴”、“鱼” 论 “尾、条”等。 2. 个体量词和个体名词之间一般不能加 “的” 例如:*一匹的马、*一只的虎、*一把的刀、*一贴的膏药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数词“一”组成的数量词组中个体量词重叠形式 是:“一 AA”式或“一 A 一 A”式,并在量词和中心词中间可以加 “的”,如:一匹匹的马、一只只的虎、一把把的刀;一本一本的书。 (二)集合量词 集合量词是表示若干人或事物的,它和个体量词相对。集合量词 分为定量词、不定量词两种。 1. 定量词 定量此表示若干人和事物的量。定量词本身包含着数量而且这个 数目量是固定不变的,如:“双”、对、副、打、旬” 等。这些量词所表示 的集合量是一定的,无论它与代词搭配,还是与数词成分搭配,数目都 不变。如:“对、 双”表示两个、成对的人或事物。譬如:“一对怨家、这 22 对夫妇、一对夫妻、那对枕头、一双皮鞋、一双眼睛、一双袜子、一双 翅膀”。 “副”表示两个,如:“一副对联、一副球拍”。“副”也表示一定数量 事物,如:“一副麻将、一副扑克牌”。“打”表示 12 个, 只和表物名词组 合,如:“一打乒乓球、一打铅笔”。“旬”表示 10 天或 10 岁。 例如:“月 有三旬、旬旬出满勤。(晓河 《出去》)。“伍”表示五个人或五家。 例 如:“人户各有所籍,五家为一伍。”(刘英《从吃月饼说起》)。“伍”是古 代军队最小的单位编制。“一伍”表示五人,表定量,在现代汉语中也多 出现。 2. 不定量词 表示若干人或事物的量是不定的。它所包含的人或事物的数量是 不确定的。如“一群人、一帮小坏孩儿、一伙偷猎者、一片逃难的人”。 这里表示的人,可以是十几个、二十几个也可以说是成千上百。 又如:“一窝小猪、一坑小虾”。这里表示的量,可以是几只也可以 是十几只。 “一窝蜂”还可以是成百上千只。再如:“一批货、一行树、一 槽草料、两沓纸”。这里所表的量,都很难说出具体数目。它是不定的, 可变的,是大约量。 23 不定量词中有一部分词所表示的客观对象外延界限不清晰、不确 切,这类量词具有模糊义。例如:“一 团乱麻、 一团烟、一团漆黑、一 层冰霜、一层浪”。这类量词中,表量的中心词是抽象名词时,只限用数 词“一”,如:“团”只能说“一团和气” 不能说“两团和气”。 具模糊义量词的语义功能,主要在于通过 “模糊量”或“模糊效果”体 现一种氛围、一种意味感。 看例句: (1) 树梢上隐隐约约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不定量词的模糊语义反映了量词除计量、 表量之外,还具描绘性的表达作用。 不定量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些、点儿”。“些、点儿” 的语法特 征之间有相同性,又有差异性。 (三)部分量词 表示一个整体之中所包含的部分量,具相对性,它是相对事物的 整体量而表量的。例如:“一段葱”(相对整棵葱)、“一段文章”(相对整 片文章)、“一瓣蒜”(相对整头蒜)。 部分量词与数词的结合大部分是任意的。例如:“一角西瓜、三角 饼、两角蛋糕”。 24 部分量词“半”是一个特殊量词。作量词时,只限用数词 “一”。例 如:“一半财产”、“一半旅客”而不能说: * 半半财产 、 *半半旅客等。 (四)专职量词 从量词的使用职能上看,这类量词专门为某些客观事物计量、表 量,不具备其它功能,所以是专职量词。 专职量词的使用范围很小, 它和个体名词有固定的搭配关系。 如:“尾”只能用来量“鱼”,“一 尾鱼”这是约定俗称的。量词和名词的搭配 结构形式,在语言的历时发展过程中,受人们语言习惯的约束。如果违 反了这个约定,说“一尾猪”、“一尾鸡”,就不被人们所接受。再如,“信” 只能用“封”来表量,说 “一封信”,如果说, “一张信”同样觉得不通顺。 朱德熙先生说: 个体名词都有自己特定的个体量词。专职量词对个 体名词不但是特定的,而且也限制个体名词的使用。如,量词 “刀”, 只 能为纸计量:“一刀纸”。如果说“一刀钱”就违反了常规。“刀”是 “纸”的专 职量词,“张”就不是。“张”可以为“纸”表量,但它不是“纸”的专职量词。 试看以下词组。“一张桌子”、“一张地图”、“一张票”、“一张兽皮”等。 “张”从职能上看,它可以为许多客观事物表量。“张”不但有表量、 计量的功能,而且它表示事物的平面状态,有表形态的语义功能。所以 用 “刀”和“张”相对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刀”是 “纸”的专职量词,而 25 “张”就不是“纸”的专职量词。其他的专职量词,如:“册 书、出 戏、 笔 债/款” 这些量词的词义特点,可以说大多不具色彩。表量的对象是特定 的, 专项的或约定俗成的。 (五)临时名量词 这种名量词是借用名词而来,而且在运用中具备了量词的特点。 其量词的意义是在语境中体现的。例如:“杯、壶、碗、盆、桶”。只有在 其前面加上数词或代词时,才能够实现量词意义。临时名量词分为:容 器量词,如“杯、壶、碗”等;运载工具,如“车、船”;人体部位,如 “脸、身”;可附性平面,如“墙、地”等。 临时名量词的语法包括: 1.可以和数词自由结合,但部分临时名量词只能跟数词(一)搭 配,如:一脸笑容、一嘴瞎话、一身泥、一肚子不高兴,而不能说:* 三身泥、* 两嘴瞎话。临时量词和数词“一”组成的数量结构,表示的是 大概量,有 “满”的语义,有修饰色彩。 例如:(2)“坐船上了黑山,一山都是寺院。” (郭沫若《学生时代》)。 26 2.能够重叠使用,如:“一杯杯酒”等,但一部分不能重叠,如:* 脸脸汗、* 身身泥、 * 脑袋脑袋糊涂账、* 嘴嘴瞎话。 3.部分临时名量词后可以加“的”,如:“一碗的饭”、“一车的石头” 等。这种名量词都是借用表容器和运载工具的名词,也可以称为容载量 词。 (六)度量衡量词 表示度量衡单位的量词。度量衡量词有着严格的法定规约,运用 功能是计量,而且是精确的计量。有科技性,表示确切义。依据其不同 来源分为:市制单位量词(丈、尺、寸)、公制单位量词(米、分米、 公升)、外来单位量词(瓦、磅)、古代单位量词(袭、巡)等四类。 27 三、现代汉语名量词的色彩意义 意义联系着现实, 意义也联系着人们的主观理解。词义信息, 在传 达人们对其所称谓事物的理性认识, 往往还会因人们的主观性而表达出 对该事物的评价及在情态、格调、形象等方面做出补充描写。本论文谈 到的现代汉语名量词的色彩意义就包括形象色彩、情态色彩和格调色彩 等意义色彩。 (一)现代汉语名量词的形象色彩 1. 现代汉语名量词形象色彩的认知特征 汉语名量词的理据,它在具有描绘性和比喻性时,就给人以具体 的形象感。这种形象感包含着人的主观意味。名量词所负载的这种形象 意味也就是汉语名量词的形象色彩。 一般,名量词的作用是使不可计数的事物变成可计数的。但是, 汉语名量词的特点在于:名量词应用的普遍性,可计数的事物也需要量 词。当可计数的事物需要用量词时有不同的目的,其中的目的为使事物 跟着说话人的主观意味形象化。例如:下列同一个名词使用不同的量 词: 一轮月、 一弯月、一钩月、一泓月 一滴泪珠、 一串泪珠、 两行泪珠、一把眼泪、 一脸泪水 28 可见:不同的量词使同一个名词“月”产生出不同的形象色彩:“轮” 在表现月圆时,还给月一种旋转的动感像车轮。“弯”本指拉弓,引申为 弯曲。作量词时,多用于小水。它们都有弯曲的形象特点。用 “弯、湾” 量月,形象地体现了新月的形象,同时又表露出对新月的喜爱之情。 “钩”本是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用它量月, 突出展现了月缺的程度深,显示了新月的“新”。“泓”,泓,水深广貌。作 量词时用于清水。用泓来量月,表现出月如水般的轻柔和饱满,让人产 生月光如水的遐想像一泓水。“茎”作量词时让人产生月亮像一棵茎芽。 同一个量词可用在不同的名词之前,如“一条马路、一条小河、一 条蛇、一条手帕、一条法规、一条鱼、一条线、一条纸、一条蛇、一条 绳”。 (3)“上官盼弟高举着大剪刀,还用纤细的手指开合着大剪刀,使大剪 刀变成一条饥饿的鳄鱼”(莫言《丰乳肥臀》) (4)“后来,哑巴挥起胳膊,对准驴头打了一拳,那头驴两条前腿一软 便跪在了碾道里”(莫言 《丰乳肥臀》) (5)“我梦见自己在隘巷中行走,衣履破碎,像乞食者。一条狗在背后 叫起来了”。(鲁讯《野草》) 29 (6)“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 (老舍《骆驼祥子》) (7)“但是他们设尽了方法,用尽了力气,死曳活曳得把车拉到了地 方,为几个铜子得破出一条命”(老舍《骆驼祥子》) (8)“万一他忽然说出句:“再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呢?万一他要向 酒店索要两壶白乾,一碟酱肉呢?”(老舍《骆驼祥子》) 汉语具形象色彩的名量词是非常丰富的 [1]表示线状的 线(一线口水)、丝(一丝头发)、缕(一缕青丝)、绺(一绺丝线) [2]表示条状的 道(一道沟)、条(一条缝)、带(一带山川)、溜(一溜栅栏) 股(一股清泉)、段(一段竹竿)、路(一路人马)、列(一列火车) 队(一队少先队员)、贯(一贯铜钱)、排(一排房子) 串(一串糖葫芦)、鞭(一鞭炮)、辫(一辫 蒜)、行(一行飞雁) [3]表示根状, 秆状的 柱(一柱石柱)、炷(一炷香)、根(一根扁担)、柄(一柄长剑) 支(一支箭)、枝(一枝箭竹)、杆(一杆大枪)、 杆(一杆高粱) 株(一株草)、棵(一棵青苗)、枚(一枚金杈) 30 [4]表示方形的 方(一方砚台)、台(一台电视机)、块(一块香皂) [5]表示圆形, 环状的 轮(一轮圆月)、面(一面铜鼓)、丸(一丸药)、盘(一盘石磨) 孔(一孔亮光)、球(一球线团)、洞(一洞隧道)、圆(一圆金币) 环(一环铜圈)、绕(一绕铁圈)、卷(一卷钢条)、团(一团毛线) [6]表示弯形勾状的 弯(一弯长眉)、钩(一钩弦月)、挑(一挑笔画)、叶(一叶小舟) [7]表示堆儿状的 尊(一尊泥佛)、座(一座铜钟)、坨(一坨面团)、堆(一堆粪土) 垛(一垛稻草)、摞(一摞面稿)、叠(一叠纸)、沓(一沓文件) [8]表示疙瘩状的 疙瘩(一疙瘩糖)、瘩啦(一瘩啦苦瓜)、嘟噜(一嘟噜葡萄) [9]表示三角形的 角 (儿)(一角西瓜)、一角蛋糕 [10]表示点状的 点(一点墨)、滴(一滴水)、粒(一粒米)、(一星油花) [11]表示丛状的 31 丛(一丛灌木)、篷(一篷野草)、簇(一簇芦花) 2.现代汉语名量词形象色彩的认知解释 汉语名量词的形成理据大多来源于名词,特别是个体名量词绝大 多数由名词转化而来。这些名量词的表形方式有鲜明的特点,主要是运 用了相似性、相关性、相联性的理据,来实现编码以突出量词形象特 征。它的表达途径也正是运用与此三个方面相对应的摹拟编码方式,其 方式可分为比类取像、援物取像、联想取像等三种。 [1]关于比类取像的编码机制 运用个体量词与客观事物的相似性,以比类取像的摹拟方式来摹 拟客观外部的整体形态特征。如:“一叶小舟”中的“叶”作为名词,指的是 树上的一片树叶,转化为个体量词来修饰一条小船。其编码是借助了量 词“叶”与所表对象的整体的相似性,来类比小船的整体形态特征,强调 了小船的形态像一片条状的树叶,类类相比取像,从而突出“小舟”像 “叶”的形象色彩。量词“叶”的表量作用明显已转化为表形。这种表达方式 在量词中是较为普遍的,如:“一轮红日 ”中的“轮”是个形声字从车,仑 声。“轮”之本义表示圆形的东西,如:叶轮、花轮、月轮。从本义引申 为时间的回转、周期,如:轮回、年轮。“轮”原本是个典型的名词,后 来用于量词表示按照次序或时间顺序一个接着一个。譬如: 32 (9)“ 篮球冠军赛已经打了一轮” (《现代汉语词典》) (10)“后面的车轮转得已经看不出条来,皮轮仿佛已经离开了地,连 人带车都象被阵急风吹起来了似的”(老舍《骆驼祥子》) 在上面的例子中:“轮”是名词。 明月、红日等物常圆形,因此用“轮”来表量使事物增加圆形的形象 色彩。如: (11)“响晴的蓝天,东边高高的一轮红日,几阵小东风,路旁的柳条 微微摆动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 (老舍《骆驼祥子》) 或(12)“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 户户弦歌, 当头一轮明月, 飞彩凝辉, 二 人愈添豪兴, 酒到杯干.雨村此时已有七八分酒意, 狂兴不禁, 乃对月寓怀, 口号一绝云: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曹雪芹 《红楼梦》)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轮”是量词。 又如:“股”量词。股:形声词,从肉,殳声,本义:大腿。“股”是 人体的一部分,该部分集中肉骨和多条筋,比较坚硬的,从表示多条筋集 中的外部形式引申到表示绳线等的组成部分如: (13)“一声终于忍不住的嚎叫从她的嘴巴里冲出来,飞出窗棂,起起伏 伏地逍遥在大街小巷,与司马亭的喊叫交织在一起,拧起一股绳,宛若 33 一条蛇,钻进那个身材高大、哈着腰、垂着红毛大脑袋、耳朵眼里生出 两撮白毛的瑞典籍牧师马洛亚的耳朵 ”(莫言 《丰乳肥臀》)。 “股”本指大腿,使人体上曲线较为突出的部位,并且呈现正弦波之 形。因此当“股”用于量词时,一般跟表示气体、气味、力气、风等集中 为一流的弯软生动的曲线集合体, 譬如: (14)“一股汹涌的羊水,从上官鲁氏的双腿间流出来” (莫言 《丰乳肥臀》) (15) “跑起来,腿确是不似先前了,可是一股热气支撑着全身,他拚了 命。”(老舍 《骆驼祥子》) (16) “身量还是那么高,可是那股正气没有了,肩头故意的往前松着 些,搭拉着嘴,唇间叼着支烟卷”。(老舍《骆驼祥子》) 或可以通过以下其它的名量词来更加说明该种认知。 “道”:(17) “红霞碎开,金光一道一道的射出,横的是霞,直的是光,在 天的东南角织成一部极伟大光华的蛛网”(老舍《骆驼祥子》) “粒”:(18)“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 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 怜”(鲁迅《野草》) 34 “圈”:(19) “冯先生马上过来看了看,叫祥子去买两份红账本,和一张顺 红笺。把红笺裁开,他写了些寿字,贴在各处。刘四爷觉得冯先生真是 心细,当时要再约两手,和冯先生打几圈麻将” (老舍《骆驼祥子》) (20) “祥子来到,此处已经围上一圈圈的人,里边打着锣鼓” (老舍《骆驼祥子》) “团”:(21) “三个打在一团,七手八脚的又踩了二强嫂几下” (老舍《骆驼祥子》) (22) “去年夏季房屋漏雨,在这张油画上留下了一团团焦黄的水渍” (莫言《丰乳肥臀》) (23) “祥子回答不出,只觉得已经有许多年没见着她了似的,心中堵着一 团热气”(老舍《骆驼祥子》) “座”:(24) “她走得很慢,步履艰难,好像背上驮着一座沉重的石碑”(莫 言《丰乳肥臀》) (25) “这样,越来越往前拥,人群渐渐挤到马路边上,成了一座肉壁, 只有高低不齐的人头乱动”(老舍《骆驼祥子》) “串”,如: 一串羊肉串。“串”表示具体的事物量),“串”还表示抽象 的如: 35 (26) “他是要说出一部活的历史,虽然不晓得其中的意义,可是那一串委 屈是真切的,清楚的”。(老舍《骆驼祥子》) “朵”,如:(27)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 (鲁迅《野草》) (28) “全身象一朵大的红花似的,香暖的在阳光下开开” (老舍《骆驼祥子》) “本”:(29) “我不觉吃了一惊。贯串着这一本将近五百页的巨著的不就是 同样的一个“死”字么?”(鲁迅《死》) 试从以上例句中的“本”分析解释,要说明清楚“本”量词,就必须追 溯 “本”的成词过程和意义演变史,而这种探求词义发展过程的工作,必 须从认知的角度来探讨。“说文”里对 “本”的解释是:木下曰本, 这说明 “本”的原始意义是植物的根。“本”在其原始意义 “根”的基础上又引申出表 示事物的“根基”和“根源”的意义,像“探本求源”,“翻身不忘本”的 “本”就 是这种意义。其后“本”在“根本,本源”的意义上又引申出“根据”或“按照” 的意思,如“本着良心”的“本”就是这种意义。接着“本”在“根源,按照”的 意义中又引申出根据或按照某个被遵循对象的意义,如

Các file đính kèm theo tài liệu này:

  • pdfluan%20van%20chuan.pdf
  • docabstract.doc
  • pdftom%20tat%20luan%20van%20chuan.pdf
Luận văn liê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