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ừ ngữ phản ánh tư tưởng trung dung và ý thức uyển chuyển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不同民族的文化不仅生成语言的特殊语义成分,而且对语言的构词构句模式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关系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任何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及其构成成分,都会受其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透过词汇可以窥见各民族文化的状况,可以说词汇是民族文化的镜子。 在语言中,词汇及其语义最能充分、生动地反映出生活各方面。在不同的语境中,每个词语除了基本的词义以外,都会带有独特的语义,带有各民族文化特点的附加意义。同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异同都反映在词汇上,还能引起各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联想。 目前,各语言学家对汉语反映中庸和谐观念和委婉意识有关的词语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未有学者专门对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把它应用于汉语教学。笔者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汉语里有很多文化词语,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就很难体会其文化含义,也不能有确切的解释。这些文化词语必须从汉民族的心理因素和历史文化各方面如哲学思想、伦理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等去寻求根源,才能得到确切的解释。因此,研究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词语的结构特点及其文化含义,并找出学习者在使用该类词语所犯的偏误对学习汉语以及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越南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出于如此的原故,笔者不揣冒昧,选择《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题材,希望能够在阐明民族语言与文化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的构词方式、语义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进而找出学习者使用该类词语的偏误并进行分析,指出积极的处理办法,为汉语教学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论文要做到下面几项任务: 1。概括一下有关汉语与中国文化理论问题 2。确定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的结构特点及其文化含义。 3。找出学习者在使用该类词语常犯的偏误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有关的教学建议 在研究上述课题过程中,笔者首先肯定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对汉语词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次对汉语反映中庸和谐委婉意识的词语进行统计及描写之后,针对其在具体的例子里进行语义分析,确定其是否反映中国人的中庸思想与委婉意识。进而采取归纳法将该类词语的结构特点及用法归纳成若干原则。最后对学习者使用该类词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教学建议。 本论文所举的例子都是来自中国各界人士所编写的教材与文学作品。因此,所研究的词的用法保证有准确性。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参考书目以外一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概说 第二章: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研究 第三章: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词语的研究结果在对越汉语教学的应用

doc59 trang | Chia sẻ: superlens | Lượt xem: 2623 | Lượt tải: 3download
Bạn đang xem trước 20 trang tài liệu Từ ngữ phản ánh tư tưởng trung dung và ý thức uyển chuyển trong Tiếng Hán hiện đại, để xem tài liệu hoàn chỉnh bạn click vào nút DOWNLOAD ở trên
前言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语言作为符号系统的角度来看,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蕴。不同民族的文化不仅生成语言的特殊语义成分,而且对语言的构词构句模式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民族语言的词汇关系能够最直接、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任何民族的语言词汇系统及其构成成分,都会受其民族文化的制约和影响。透过词汇可以窥见各民族文化的状况,可以说词汇是民族文化的镜子。 在语言中,词汇及其语义最能充分、生动地反映出生活各方面。在不同的语境中,每个词语除了基本的词义以外,都会带有独特的语义,带有各民族文化特点的附加意义。同时,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异同都反映在词汇上,还能引起各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联想。 目前,各语言学家对汉语反映中庸和谐观念和委婉意识有关的词语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至今尚未有学者专门对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进行研究与探讨并把它应用于汉语教学。笔者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汉语里有很多文化词语,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就很难体会其文化含义,也不能有确切的解释。这些文化词语必须从汉民族的心理因素和历史文化各方面如哲学思想、伦理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等去寻求根源,才能得到确切的解释。因此,研究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词语的结构特点及其文化含义,并找出学习者在使用该类词语所犯的偏误对学习汉语以及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越南人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出于如此的原故,笔者不揣冒昧,选择《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题材,希望能够在阐明民族语言与文化具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的构词方式、语义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进而找出学习者使用该类词语的偏误并进行分析,指出积极的处理办法,为汉语教学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论文要做到下面几项任务: 1。概括一下有关汉语与中国文化理论问题 2。确定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的结构特点及其文化含义。 3。找出学习者在使用该类词语常犯的偏误并进行分析之后提出有关的教学建议 在研究上述课题过程中,笔者首先肯定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对汉语词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次对汉语反映中庸和谐委婉意识的词语进行统计及描写之后,针对其在具体的例子里进行语义分析,确定其是否反映中国人的中庸思想与委婉意识。进而采取归纳法将该类词语的结构特点及用法归纳成若干原则。最后对学习者使用该类词语所犯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教学建议。 本论文所举的例子都是来自中国各界人士所编写的教材与文学作品。因此,所研究的词的用法保证有准确性。 本论文除了前言,结语,参考书目以外一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概说 第二章: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研究 第三章: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词语的研究结果在对越汉语教学的应用 本论文在中国语言文化系的诸位老师和同事们的支持,特别是范玉含老师的热情帮助下写成的,谨此致以诚实的感谢. 由于时间有限,加上作者才疏学浅,本文难免有错误,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主要内容 第一章: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概说 1。1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感情的特有工具,也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现象。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每个民族语言各有各的特色,但语言不只是纯碎的信息表达,它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是语言产生的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各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集中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上,文化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语言。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语言交际是以音义结合的语言作为思想感情交流和文化知识传播的物质载体才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 语言交际活动是一个双向的语言行为,其互动过程,包括“自我”与“对象”两方面。因此,说话人不仅要有明确的主体意识,而且还要明确的对象意识。要不然,所有的语言行为就会无的放矢。在进行语言交际过程,说话人不可不顾虑到听话人的各种接受可能性。而所谓接受可能性就包括思想感情、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双方关系及处境等。 总之,为了能够顺利地进行语言交际过程,求得最好的效果,说话人以及听话人除了具备应有的语言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包括母语及目的语有关的文化知识。 文化英语叫“ Culture ”,其定义是不一致的。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文化指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特指精神财富”。 此外,有人认为文化是一种选择。比如中国人和越南人传统上选择“圆桌”作为饭桌,大家围坐在一起吃,这样就便于相互照顾,共同享受酸、甜、苦、辣。别外,他们又用筷子吃饭。这点说明两国人民处在共同的文化空间,彼此都非常重视感情、团结、友谊。四方人却重视个人的自由。他吃饭的习惯是每个人一份。餐具是叉子、勺子、刀子而不用筷子。因此,不同民族就有不同文化。换句话说,世界各国的民族文化各不相同。 文化是由很多因素构成的,其中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是语言内在也蕴含着文化因素。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和记录了不同民族特定的文化风貌;不同民族的特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对不同民族的语言发展起着制约性的作用。同时也起着促进作用。 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因此,语言是我们了解某个社会本质的可靠依据。同时也是我们理解某种民族文化的先决条件。 1。2 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汉语与文化的相互制约和影响是双向的,有的是汉民族文化对汉语言的制约和影响,有的又是汉语言对汉民族文化的影响,有的也很难分辨出是汉文化先影响汉语言,还是汉语言先影响汉文化。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中引用L.R.Palmer的话“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它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如现代汉语或方言中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古代的物质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曾为人们应用的旧事物,这旧事物虽已消失,但反映这旧事物的词语仍沿用下来,从这词语可以看出古代的物质文化。如“镜”这个词,人们看到“金”字旁会觉得十分奇怪,因现在的镜子是用玻璃制成的,背面涂上水银照人的器具。其实“镜”的古字是“监”,左上角是目的变形,右上角是人的变形,指一个人睁大眼睛对着装水的“血”照。《尚书。酒诰》:“视水见己形,视民行事见吉凶”说明上古以水为镜子,后来以铜为镜子,用“鉴”表示“监”的本义,“监”用于“监察,监临”。《新唐书。魏征传》:“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鉴”即青铜制成的大铜盆,用于照人。因大铜盆与平面镜不同,另造“镜”指用青铜制成用来照人的平面器具,至今仍沿用。其外,中国文化丰富了汉语,相反透过汉语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经历过了两千三百多年的封建制度,在其数千年里,中国人的心理特点以及生活方式、社会道德观念都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和制约。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从儒家的“天尊地卑”这一世界观引起了“男尊女卑”的人生观。这一切都深刻地反映在汉语言文字里面。我们可以从汉语字典里找出不少带有贬义的女字作为偏旁部首的汉字。比如:奸、奴、妓、娼、嫖等字。跟文字一样,汉语里的不少成语、谚语也带有小看女子的含义。诸如:“女人头发长、见识短”,“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子无才便是德”等。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中国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 从合成词的构词法上看,我们也可以随意找出不少由特指男性词素在前,而特指女性词素在后的并列式合成词。比如:男女老幼、兄弟姐妹、父母、子女、弟妹、爸妈、伯父伯母、叔父叔母、男女、叔婶等。 总之,汉语与汉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汉语言并不能忽视其文化因素。 1。3中庸思想和委婉意识的概论 1。3。1中庸和谐概念 中庸是中国人的基本精神之一。所谓“中”,就是适应,顺应;所谓“庸”,即经久不渝,恒久不变的意思。二者合用,是表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不走极端的意思。这种中庸的思想,表现在文化上,就是文化的亲和力,能求同存异。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文化融合,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期里完成,而且不断由浅表向深层发展,就在于“中庸”起了巨大的作用——能彼此沟通的,先融合起来,对那些暂时不能融合的,也不马上排斥抛弃,以谋求将来的彼此变通,从而最后能够融合。 中庸的态度就能消解了封建社会的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促成了其稳定与平和。中国的封建社会之所以如此稳定,延续如此长久,跟中庸的哲学思想参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是密切相关的。 “中庸”文化,对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影响非常深重。在中庸的文化的氛围中,中国人形成了随大流的心态。个体的秉性,在于群体意识发生冲突的时候,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放弃个性,屈从群体的意志。否则,就会受到讥评,甚至受到迫害。“枪打出头鸟”,“露才扬己”之所以受到批评,就是因为做鸟竟敢“出头”,将个人的才华外露,以显示自己的非同凡响,强调了个体意识而不是把这些融入到集体意识之中,这当然是与中庸之道相悖相离。中国人所说的“人怕著名、猪怕壮”无疑是出于中庸之道的意识。 在中庸的基础上形成了官本位文化,极大地催发出中国人的主奴性。封建时代理想的皇帝,不是那种独断专行的人(如果独断而不能治世,就被称为独夫),而是能停止臣子间的矛盾。这也就是说,得天道的封建皇帝是“中庸”的最好体现,满朝文武也是以“中庸”为范,以谦谦君子为人生的追求,“中庸”的精神也就在全中国范围内推行开去。 孔子是中国儒家创始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两千三百多年里,儒家思想被看作正统的思想。孔子与其著作《论语》是分不开的。《论语》里,孔子跟其弟子谈到了为人准则时曾经说过:“过犹不及”(超越过许可的准则也像不及格、达不到准则一样,不可能看作优点)。这种观念也充分说明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正因为如此,孔子对其学生子路和冉有就采取两种不同的对待和不同的教育方法。子路骄傲、自满、办事草率,孔子劝他一直要谨慎。在下决定之前必须再三考虑并好好地向长辈请教。可是,对冉有,一个胆子小的学生,孔子都尽量鼓励他加强自信,鼓起勇气去办事。之所以对此两种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是因为大教育家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会逾矩,坚持下去以便达到居中、不偏、不差的为人准则。 由于中庸之道讲究传统的延续性和恒久性,因此往往跟保守密切相关。一切旧的封建习俗长期难以根治,也就在那“庸“字阻碍。比如说中国的法制一直难以完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法不依。中国自古强调人治而非法治,法外有情。这样的法中“庸”的势力存在于害人者心中,受害人心中,甚至执法人心中,他对法制的完善所起的阻碍作用,是不许忽视的。自古中国老百姓根本不敢去告官,若有也就是去禀报包青天关于自己的冤枉而已。之因为如此,中庸思想在每个中国人的脑里已经深根固蒂了,人们思维与意识也随之而发生了影响,因此语言特别是词汇自然也受到其影响。 1。3。2委婉意识概念 委婉意识就是指人们说话时不能或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拐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尽管生活中,人们存在着各种美好的想法,追求各种美好的东西,然而,现实却往往与他们的想法和追求相反,存在着许许多多令人不快或难于出口的丑陋现象。交际中并非所有的话题都能无所顾忌地扬所欲言。为了使交际能顺利地进行,哪些生硬、粗俗、令人恐慌、不安,或带刺激性的话语只能以含蓄、文雅、婉转、无刺激性的语言来取代。委婉语有助于交际双方克服交际过程中的心理障碍,淡化或消除各种可能引起的不快联想。比如:在学术会议上或者在当众人的面提起个人的看法,为了淡化个人的作用,说话人却常采取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来取代单数以便减轻对听说人的精神压力。再如,中国人买东西时要讲价,常说:“您的商品好是好的,不过太贵了一点”。嫌弃东西贵,可是为了避免售货员的反感,买主既用上了“太”表示程度过高,又用上了“一点”,以便让说话的语气委婉些,听话人会容易接受。 这些委婉意识是中国人和越南人的传统意识。其出于两国人民具有重感情的优良传统。 中国是一个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过去的生活十分艰苦,特别是解放前,物质生活水平低下,就是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团结友谊“一方有难八方支持”的传统使得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到今天的美好时代。“自卑尊人、委婉和谐”是汉民族的交际原则。相反,自高自大、小看别人从来都被视为恶习。因此,在汉语言交际过程中,人们特别讲究用词以便创造出顺利的交际环境。 1。3。3中庸思想和委婉意识的关系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思想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谓“中庸思想”,就是主张为人处世要采取不偏不倚,公允和谐的态度,对人要有雍容恭顺和平温良的风度和谦和忍让的性格;反对待人处世感情冲动,片面偏激。人们运用语言时为了符合中庸和谐的标准,避免使用过激的语言便产生了语言的禁忌和避讳,即当语言中的某些词语不便直说出来,便避开这类词语或选用别的词语来代替,这种代替词语就是委婉语,与被代替的词语之间构成同义关系。 中庸思想与委婉意识是汉民族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必须具备的东西。同时被看作一种交际能力。 中庸思想引起委婉意识,而且两者都是属于汉语言交际的礼貌问题。委婉意识也标志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程度。儒家思想重视社会尊卑。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礼、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就是为社会及家庭定下了明确的人与人的不同关系。此外,人际关系就是同一种处境也将会有各色各样的感情色彩和交际目的。而整个社会就像巨大的舞台,人际关系别提是多复杂了!所谓“上什么山、唱什么歌”,“看什么人、说什么话”等交际原则已经充分说明了汉语言交际的多样化。比如,同样的是指某人离开了这个人间,可是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处境等因素会有不同的用词。在汉语可以列举出有关“死”的一系列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语,如:长眠、升遐、仙逝、下逝、去世、仙游、天归、千古、长谢、长寝、与世长辞、不在了、过世、下世、亡故、牺牲、老了、丧了、亡了、死了等。其中,除了“死”作为中性词以外,别的都属于委婉词语,而且能够用上委婉语,这也说明说话人的礼貌意识。那么为什么关于“死”就有这么多委婉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在社会上,交际角色千差万别,人的死的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不同关系、不同处境的人该选用不同的词来表达才能充分地、细腻地说明说话人对死去的人的感情色彩。面对着不同的人及其不同的语境,说话人并不可能不反复思考再开口。古人所说的“三思而后言之”就是这个意思。 汉民族的委婉意识引起了汉语言里面拥有丰富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反而,汉语里大量的同义、近义词将会为说话者提供极其丰富的选词机会,使说话者更为恰当地表达其思想感情。为了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达到更佳的交际效果,说话人需要不断地加深自己的语言文化修养,包括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知识在内。因此,在一般的情况下,委婉词语也相当于敬谦辞。可见委婉词语和敬谦辞有交叉的关系。委婉语与敬谦辞的交叉现象常出现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能够适当地使用委婉语及敬谦辞,我们就会减轻心境的冲突,进而化解、转换对方,创造出和谐的关系,使双方的语言交际协调并顺利进行,求得最佳的效果。 1。4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与委婉意识词语的相关研究 1。4。1在中国的研究成果 一个民族的民族性特点和文化特征反映在词汇上面,形成词语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某个语言的词汇去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也不例外。该词语不仅能够反映中国人的中庸思想与委婉意识,而是蕴含着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文化内涵,折射出汉民族在不同阶段的历史演变,含蓄表达及民族心理等。 正因为如此,中国语言学家研究文化词汇是常把它和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传统道德观念连在一起进行研究。单纯研究词语的结构及用法比较少。 笔者根据北京师范大学论文集书刊网做了一个统计,1990年之后,关于语言与文化的论文约128篇,其中研究关于词汇与传统文化的论文不足32篇,而专门研究关于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的论文不足5篇,但他们只先介绍了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和委婉意识,然后列举了表示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和委婉意识的一些词语,而没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指出如何将该类词语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中。 词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直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同时引起了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重视,语用学家也开始关注该类词语的各种语用功能。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学者们开始注意日常交际中词汇的使用情况及其意义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有吕叔湘的《不A不B的结构》(论汉语常用结构2000年)。他主要从语用功能出发来讨论并分析“不A不B”的用法及其意义。吕叔湘把“不A不B”的结构形式分为四类,其中:1。“不A不B”AB 为意思相同或相近的单音节动词或文言词。表示‘既不...也不’;2。“不A不B”AB为意思相对的单音节形容词、方位词或文言词。表示适中;3。“不A不B” AB为意思相对的单音节动词、形容词、名词、方位词、或文言词。表示既不象这,又不象那,而是一种不满意的中间状态;4。“不A不B” AB为意思相对或相关的动词或短语。表示‘如果不...就不...’ 林宝卿在《浅谈重和谐、新观念》(汉语与中国文化,1999年)他集中谈了中华民族的和谐、亲善心理表现在三个方面;1。善于忍让,求同存异;2。善于用委婉,含蓄模糊语言,避免交锋;3。采用对偶、排比手法,达到文学语言的和谐。 郑卓荣先生在论《禁忌委婉语和禁忌文化心理》(汉语和汉民族文化心理传统)他说在古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人们对自然认识不足,常常把一些自然事物和自然力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力量,因而产生种种禁忌现象。然后他对中国人关于生老病死的禁忌委婉语进行讨论。他先把人的生、老、病、死这四个现象分开来谈中国人的观念然后列举了一些例子而没有进行统计与分析 关于汉语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相关研究也不多。最为突出的有常敬宇的《反映中庸和谐委婉意识的词语》(汉语词汇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常先生探索了中国人关于“中庸”观念和重和谐的价值观以及中国人关于“死”、“有关男女”与其他现象的委婉意识,然后列举了一些词语来表示中国人的这些观念对汉语词语有影响。 杨德峰在《“禁忌与委婉和汉语中的‘中庸’思想”》(汉语与文化交际—1999年)也跟常先生一样,他也先谈到古代和现代的禁忌和中国人关于身体缺陷、死亡、某一不良现象的委婉意识观念以及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反映在词汇、俗语与表达方面,然后列举了一些例子来证明。 目前,各语言学家对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词语的研究虽然还不多,但笔者认为该类词语在汉民族语言词汇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4。2在越南的研究成果 在越南,也有一些学者专门研究中国人的中庸思想,但他们只集中谈到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中庸思想对我们越南人有何影响。但专门研究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对越南语词汇系统的影响,目前笔者还查不到相关的论文或研究成果。目前有阮文和博士已经通过《胡志明与儒家的中庸思想》(顺华大学,科学报告1998年)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阮先生只谈到胡志明如何应用儒家的中庸思想来为人处世。此外,最近张渊也发表了《委婉语教学》(在Edinburgh国际科学研讨会-2000年)和《社会经济环境与英越两种语言中委婉语的使用情况》(语义学研讨会-河内,1999年)两篇文章。张先生主要探讨越南语与英语两种语言委婉语的使用情况并进行对比。 目前在越南,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研究空间有余。因此,进一步深入探索该类词语对汉语言研究作出一份贡献也是目前汉语研究界及从事汉语教学工作者的切身任务。 第二章:现代汉语里反映中庸思想及委婉意识的词语研究 2.1 汉语词语反映中庸思想的考察 2。1。1带有中庸思想“和”语素的词语 由于受中庸思想的影响,汉民族自古以来很重视“和谐”的价值。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只有强调和谐,民族才能团结,国家才能统一,家庭才能和睦,所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始终把“和谐”当作安国治家的社会准则。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这里“和”是恰当,适合的意思。“贵”即有价值的。孔子也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是强调和谐的精神。在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中,“天时”,“地利”都不如“人和”重要。“人和”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只有全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国家才能稳固久安,家庭才能和睦幸福。在中国医学方面“益气和中”也是医疗过程中所需的方法之一。自古至今把人际关系的和谐当作治国理家的价值观,这点也很明显地反映在词语层面上。 2.1.1.1以“和”为语素组成的词语 汉语中有大量的词语反映汉民族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和谐,和好,和睦,和恰,和畅,和顺,谦和,和约,和悦,和善,和婉,和谈,和气等词。以下是该类词语的语义分析表: 表 1: 序 词语 所表达的意思 1 和蔼 指人的性格,性情温和,容易接近 2 和气 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的关系很协调,待人接物时的态度温和,说话的口气和暖 3 和睦 强调相处得好,不闹矛盾,不争执,使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家庭成员之间,邻国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 4 和善 指和蔼,温和而善良,着重指人的性格,待人的态度 5 和缓 指局势,气氛等平和,不紧张,还指态度和缓 6 缓和 指局势,气氛变和缓,强硬的口气温和下来,心情变缓和 7 和平 指没有战争,没有争夺的状态;还可形容性情,言行温和 8 平和 着重形容性情,言行温和 9 和风 是温和的风,多指春风 从表1,按照每个词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可以肯定尽管以“和”为首,还是以“和”为后组成的词语都同样地指人的那种温和的态度而那种温和善良的态度都由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所决定的。每个人若保持了那种和缓的心情和状态就会让人与人之间避免发生了矛盾,集体与集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避免闹出冲突和争夺 。儒家认为即使是“风”本来是一种自然的现象,风吹得大还是小是跟人无关的,但是儒家则认为人与人之间若相处得好就会使天下不闹大乱,天下不闹乱就会感动了天地,天地感动了就会让自然界不影响到人们生活。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当不愿意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都很自然地想到和谐。因此以“和”为语素组成的词语的能产力特别强。这也是中庸思想所起的作用吧。 2。1。1。2 以“和”为语素组成的词组 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的固定词组反映汉民族重视和谐的价值如:和颜悦色,和蔼可亲,心平气和,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和风细雨,风和日丽,和和美美,和和气气,和衷共济等。下面是该类词组的语义分析表: 表2: 序 词组 所表达的意思 1 和颜悦色 指态度平和,容易接近,着眼于脸色表情 2 和蔼可亲 指态度平和,容易接近,着眼于态度和作风 3 和而不同 虽和睦相处而不盲从句同` 4 和风细雨 春天的微风和小雨,比喻和暖而不粗暴,多用于只批评帮助别人的方式 5 和衷共济 众人齐心共同度过江河,比喻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6 和气买卖 指做生意和气待人,会使生意兴隆。也泛指待人和气,事情会办得很顺利 7 和平共处 指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用不同方式解决彼此争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彼此间经济和文化联系 8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 从表2按照每个词组所表达的意思,可见这些词组尽管以“和”为首,还是以“和”为后都同样地表示对待人和气的意思,但要达到那种和气,每个人都要保持冷静,忍让的态度。如:“镇尖对麦芒地去吵,去斗,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矛盾激化,心平气和地讲道理,不仅可以解决矛盾,而且能够增进友谊”又如:“批评是对同志的关心和爱护,需要平心静气,实事求是,和风细雨,与人为善”(罗竹风《长流水和家常饭》)从上面两个例子,可见,人与人之间当发生冲突时,若用争吵的方法不但尚未解决问题,反而,使事情闹得更糟糕。每个人的性格与想法一定有所不同,每个国家的社会制度也会不一样,但当接触或交流时,彼此若保持那种平和的态度与和睦的相处,就会减少了不必发生的冲突并能够达到双方所欲望的结果。 为了加深了解到“和”为语素所组成反映中庸思想的词语和词组及以“和”为语素所组成的词语和词组所占的比例,笔者又以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为语料进行考察,结果找出34个以“和”为语素组成的词语和6个以和为语素组成的词组并列在如下的表3中.表3: 类别 表示中庸和谐价值的意义 其他意义 词语的数量 占比例 词语的数量 占比例 词语 32 94,9% 2 3,1% 词组 6 100% 0 0% 从表3笔者可以肯定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特别重视孔子所倡导的“万事和为贵”的观念,因此凡是为人处世时,人们特别讲究温和的态度。“和”作为后一词素的词语也较为常见的。比如:温和、暖和等,但是“和”作为前一词素的词语所占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作为后一词素的词语。 2。1。2 反映中庸思想的固定格式与固定词组 2。1。2 。1“不 x 不x”格式 汉民族自古推崇“中庸之道”,“克己奉公”的思想。这种中庸和谐的观念同样地反映到汉语格式和词组中来。汉语里“不 x不x”这一固定格式挺多的。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笔者把“不 x不x”分为如下几类: 不 + 名词1 + 不 + 名词2 第一类: 其中名词1和名词2的意思相近。它们所指的事物在某方面或用途上是相关的。如“不蔓不枝”这里“蔓”是蔓延,“枝”是分枝原指莲梗光直无枝杈,后多比喻说话或文章简洁通畅。如:“故事在我心中酝酿得相当的长久,收集的材料也相当的多,所以一落笔更准确,不蔓不枝,没有什么敷衍的地方”(老舍《我怎么写〈骆驼祥子〉》)由于骆驼祥子的故事在老舍心中酝酿了很久,因此当评价《骆驼祥子》作品时他很自豪地说这是一部语言简洁通畅的作品。这样的说法等于老舍已经使得自己所写的作品语言达到最高的境界就是语言简洁通畅。“不稂不莠”这里“稂”是狼尾草,“莠”是狗尾草。“稂”和“莠”都指花草。原指禾苗中无杂草,后指既不像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才或没出息。而“不衫不履”这里“衫”是衣衫,“履”是鞋子。衫和履都是人的日用品。形容穿着不整齐。“不稂不莠”和“不衫不履”都是走极端的说法,意思是指才疏学浅,穿着胡乱的人。这种说法也是走极端的。由此可见“不 + 名词1 + 不 + 名词2 ”不是反映中庸思想的 第二类: 不 + 形1/动1 + 不 + 形2/动2 其中形1和形2,动1和动2意思相反或相近的。 汉语中大量的“不 + 形1/动1 + 不 + 形2/动2”格式如:“不屈不挠”是指在凶恶势力或困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如“这二十天来,我们都只是用着可观天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和敌人对抗”(庐隐《火焰》)。“不上不下”是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不明不白”是不清白正当或含糊不清;“不冷不热”温度不高不低,指态度不冷淡也不热情如:“总而言之,人各有心,我也猜不透你,不过据我的推测,你们绝不能这样不冷不热的维持下去”(庐隐《象牙戒指》);“不伦不类”是既不像这一种,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三不四,不成体统;“不亢不卑”是不高傲也不自卑;“不即不离”指既不同一,也不相异,后指人的关系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如:“到了公婆跟前,便同张姑娘叙姨妹礼数,自己居先,到了夫妻之间便和他论房纬资格,自己居右,处得来天然合拍,不即不离”(《儿女英雄传》二九回)。“不破不立”是指旧的不废除,新的就不能建立。如:“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们之间的斗争是生死斗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又如“不死不活”形容没出气或处境困难。如:“可是三十年来他的父亲到他手里,这铺子始终是不死不活,若有若无”(茅盾《故乡杂技》);“不闻不问”是指不去听也不去问,形容漠不关心。如:“那么,你还是不闻不问为妙,永远不知道更好”(茅盾《创造》)。茅盾用了“不死不活”代替“生意不兴隆”,用“不闻不问”代替“疏忽冷淡的态度”好像不是意味着直接批判“他”没有把他父亲留下来的铺子专心地做生意,也不是批判“你”那种冷淡的态度。这种说法显然也是受中庸思想的影响吧。 从上面所举并分析的例子,笔者可以肯定这些结构的组成方式就是否定两头,取中间状态,这正好就是中庸之道所倡导的思想。实际上严格地说来,有些事物是不存在中间状态的,或很难有中间状态。外国人,特别是西方人,常常很难理解,象“不方不圆”,“不好不坏”,“不快不慢”。这样的中间状态是什么样子的。谁能说清楚呢?恐怕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又似乎都很清楚,似乎在心理上达成了某种默契,彼此心照不宣。其实这正是中庸心理,是中庸思想在每个人的思想中潜移默化的结果。 2。1。2。2反映中庸思想的成语、俗语、谚语 汉语里中庸思想除了反映在“不x不x”的固定格式外,还反映在成语,俗语和谚语,比如:“知足常乐”指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像老子曾说过“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克己让人”,“随遇而安”指既能适应各种环境而满足安心。如在《儿女英雄传》有这样一段话:“吾生有限,活却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四回),“适可而止”是到了适当的程度就停止,不要过分,指做事有分寸,不过分;“安分守己”是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如:“要尽量安分守己过日子,不给人家抓住什么整他的把柄才好”(柳青《创业史》)。柳青提醒每个人生活中要懂规矩,守本分,千万不要总是想方设法针灸别人的短处。只有这样生活还会轻松愉快。“息事宁人”是指在纠纷中自觉让步是争端平息,彼此相安的。如“我本为息事宁人起见。现在既然破脸,也不必一定改掉(鲁迅《奔原》)。清代郑板桥也曾说“吃亏是福”,他认为自己吃亏而有利于别人,感到心安理得是一种副分,克己为人而感到幸福。“吃亏长见识”指吃一次亏,能增长一番见识也值得的。如:“俗话说‘吃亏长见识,今天他可注了意啦’”(汉语常用语词典)。又再如“出头的橼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人怕著名猪怕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与事无争,难得糊涂”等。所谓“出头的橼子先烂”意思是说房子上的橼子只有露出头,就容易遭到风雨的侵蚀,因此先烂掉也就不可避免的。“枪打出头鸟”意思是说露出头来的鸟一定会遭到枪击。“树大招风”是说大树会招来大风,因此也容易折断。“人怕著名猪怕壮”意思是说人一出名就会招来麻烦,猪长肥就遭到宰杀等。 上面这些例子实际上是说它们字面上的意思,但它们所表达的真实含义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过,不能走极端,否则就会糟得其反。这显然是中庸思想的翻版。 2。1。2。3反映中庸思想的表达方式 中庸思想不仅反映在词语、固定格式和成语、俗语中,而且对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及表达方式也有深远的影响。中国人在表达不好事物的看法时,如果觉得此看法会对对方有影响,一般不会选择反义词的。例如: 1。他有些胖 2。他长得太难看 3。这很脏 4。这个菜真难吃 这些句子一般很少使用,除非生气或不高兴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更多地采用“不+ x ”的说法: 不 + x (“ 不”是否定副词;“x ”是形容词,但与说话人需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因此上面的句子多说成: 1。他不瘦 2。他长得不好看 3。这不干净 4。这个菜不好吃 用“瘦”代替“胖”;用“不好看”代替“难看”;用“不干净”代替“脏”等这些说法,显然更容易让人接受,什么原因?还是中庸思想在起作用。尽管以上两种说法的意思差不多,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前者是采用走极端的说法,因此奉中庸之道的人们听起来就觉得很刺耳,不易接受。而后者“不 + x ”这种表达方式,是否定一个极端,实际上就是不走极端,使之趋于中间, 这就是中庸思想在起作用吧。 2。2汉语词语反映委婉意识的考察 人们说话为了符合中庸和谐的要求,便产生了语言的禁忌和避讳,即当语言中的某些词语不便直接说出来,即是说出来会引起对方的不悦,痛苦与冲突等。便避开这类词语或用别的词语来代替。这种代替词语便成为委婉词语。所谓委婉语,就是不直言,用比较温和,曲折的方式来表达所要说的人或事物,现象等。汉语中反映委婉意识的词语在社会生活中是广泛而频繁地使用的,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和本课题研究的范围,笔者只能把汉语里关于“死”,“男女间”及“有关行业,职称”的词语进行去考察。因这类词语反映中国人怕死,祈望长寿或长生不老和重男轻女以及职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最常见,最基本的传统观念。 2。2。1汉语里关于“死”的委婉词语 汉民族自古忌讳“死”。人的生老病死,本来是人生的自然现象。但是人们自古却怕死,并且忌说“死”,而祈望长寿或长生不老。在古代,人们想象有一种神秘的力量(神)主宰着人生命运,认为只要不说“死”字,似乎“死神”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因此,自古至今,人们把人的死亡看作是不吉利的事情。因此在语言交际中总是回避“死”字,尽量用相关词语来代替。这种语言中,有关死的委婉语都是很多的,汉语里也大量存在。此外,人们还以“死”的不同说法,表现不同阶层,身份和年龄的人的死,表现死的不同原因和方式以及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这就使“死”的委婉表达的词语数量更加庞大。 既然死亡是最需讳言的,与死亡有关的事物——丧事,死者,殡葬与阴间地狱等也都成了禁忌语而需要代之以委婉的说法。 委婉死亡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人们或者以生者的行为,比如睡觉,休息,远行等来婉称;或者把死亡说成是美好的归宿,诸如:成仙,上天国等。或者采用比较,借代等手法或采用迂回,含糊的说法等等。这也正符合汉民族传统的“中庸和谐”的观念。 2。2。1。1来自古典文献关于“死”的委婉词语 关于“死”的委婉词语,中国古代就产生了,如用“沉”,“终”,“没”来指代。《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遮人曰死”。皇帝 “死”的委婉词语还有“驾崩”,“山陵崩”,“弃群臣”,“宫车晏驾”,“千秋万岁后”等。皇太后,皇后死也称“晏驾”,再如殉,夭,折,作古,不讳,无命,没世,寿终,正寝,考,终,百年,亡故,瞑目,长眠,损馆舍,命绝,千秋后,自尽,悬梁,投井,寻短见,谢病客,天年不测等。如“不讳”婉称死亡,意思是人死是不可避免的,无可避讳。如:“皇上脉气不正,虚而又数...五脏无气,恐不讳只在七日之内矣”(《西游记》第十回)。这里的“不讳”是表示皇上病重,身体不安,恐怕只有七天的时间在内就也许会死去。“不禄”是指不再享用俸禄,故时对士死的婉称。“长眠”是指死去如长眠不醒。如:“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寡”(苏轼《李宪仲哀词》);“断气”是停止呼气。如:“在湖柳林断气之前还在自己的掌心画了一个’杏’字”(欧阳山《柳暗花明》);“没命”是失去生命。如:“他知道过一会来了太阳光一照,这些稻准定是没命的,他一家也就没命了”(茅盾《春蚕,秋收》);“瞑目”是指闭上眼睛的。如:“今获所愿,甘心瞑目”(后汉书。马援传)。这里“瞑目”是表示今天自己所获得的是心满意足了,若现在死去也安心了。“气绝”是指停止呼气。如:“[阿盖]倒下,气绝”(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这里的“气绝”是郭沫若想表示阿盖一倒下就死了。“一瞑不视”是一闭上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了。如:“可惜他已一瞑不视了,永不能再看到这个美丽的古城和学校了”(将南翔《纪念》)。这里的“一瞑不视”是表示他已经死了,那么人死了就看不见什么美好的东西了。 2。2。1。2宗教关于“死”的委婉词语 笔者只能限于道教与佛教有关死的词语及说法,因为这两个教派是对中国人的生活最有影响的两种宗教。 道教有关“死”的词语有羽化是神话中说,得道成仙,则生鸟羽,因此道教徒称人死为“羽化”意谓已成仙。如:“我打算收一个徒弟,把全身武艺都传给他,到将来我羽化那一天,不至于把能耐都带了走”(陈荫荣《兴唐传》第一一八回)。这里的“羽化”是表示若将来“我”死了就已经有徒弟继承我的武艺。“仙游”是指成仙,游于仙界之中;“归天”是指传说人死后魂灵归天。如:“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表——六十五十四分外祖父归天的时辰”(《十月》1998年第三期)。“归西”是指人死后灵魂即去西天极乐世界。 佛教有关死的委婉词语有“归真”,佛教认为人死就回归本真;“升天”是指人死后灵魂升天。如:“[寇见喜]道:‘夫人,我今夜就要升天了’”(《荡寇志》第一一七回)。这里的“升天”是表示“去世”的意思。寇见喜跟他的夫人开玩笑的时候说今天他要死了。“灭度”是指僧人死亡。如:“释迦牟尼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弥勒下降人世而成佛”(吴晗《朱元璋传》第一章二)。“涅盘”僧尼所亡的婉称,原指所幻想的超脱生死的境界。 2。2。1。3现代人关于“死”的说法 同古代人和宗教观念一样,虽然现代人也懂得“生死”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任何人都逃脱不了。但是现代人同样的对死往往也有恐惧感,因此对于死也同样地产生了许多委婉的说法。此外,现代人对于死者的大小年龄与高低的地位及亲疏的关系等都带有不同感情色彩的委婉说法。在现代汉语中,领袖人物的死称为“与世长辞”是指长久告别人世。如:“此外,我还尽量访问了一些可能找到的老同志。请他们回忆起当年的某些具体情况。这样的老同志也不多了,有的在我访问过之后,可惜不久就与世长辞了”(成仿吾《长征回忆录》引言)。“逝世”是指从人世间消失。如:“子卓于前月逝世,身后萧然,可叹也”(汉语委婉语词典。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长寝”是指死去如长眠不醒。如:“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古诗》)。此外,还有“为祖国贡献了他毕生的心血”等说法。 对地位一般的人死亡则说:“去世”;“过失”;“下世”等。“下世”是指离开人世。如:“月娘道:‘一言难尽,自从你爹下世,日逐只有出去的,没有进来的’”(金瓶梅词话)。 对于不同年龄的死,汉语中的委婉表达也很丰富。人们把婴儿之死说成“夭折”,“夭亡”,“短折”。如:“大儿子长征时就遗失了,如今生死不明;二儿子仍旧出生在炮火连天的年代,由于营养不良早夭折了...”(《十月》1997年第三期)。这里“夭折”是表示死亡的意思。主人公在复述自己的三个儿子去世时用了“遗失了”“夭折了”代替“死了”这样的说法,一是避免词语重叠,二是几乎减少了主人公的悲丧和听者的那种哀怜。 对少年之死说成“凋谢”。把年轻且有才气的男子之死称为“玉楼赴召”,“玉楼修记”,“地下修文”等。更值得一提的是汉语中对年轻姑娘之死有着特别动听的委婉词语。如:“葬玉埋香”,“玉殒香消或”,“香消玉殒”,“红消香断”等。 对老年人的死亡称为:“疾终”,“长逝”,“就木”,“故去”,“断气”,“咽气”“闭眼”,“毕命”,“殒命”“老了”,“大去之期”等。如:“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地问“老了”。“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鲁迅《祝福》)。在作者“我”与短工的对话中,短工把“死了”说成“老了”,一是当临近祝寿时,是不能提及死亡疾病之类使人忌讳的词语,二是祥林嫂的确也是上了年纪的人用“老了”代替“死了”,说明汉语词语在选用词语时注意委婉性。又如:“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著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背影》)。朱自清的父亲给他久日不见的儿子写信时,为了避免他儿子发生冲动,就用了“大去之期”来代替“死亡”,再说这种说法让朱自清减轻了痛苦与悲伤。 对仍健在的人来说,如果人们要表达他们死后之意时,则要委婉的表达为:不讳,不可讳,千秋之后,百年之后,三长两短(是指死亡等意外不幸),山高水低等。如:“这样倒是我们害了那老太太,叫他婆媳失和,保不定有个三长两短,如何对得住他老人家?”(《当代》1993年第4期) 每种有关死的委婉词语都是有自己的主观评价色彩,它分正面评价色彩和反面评价色彩两种。正面的评价色彩表示一种赞美,称颂追掉,思念等崇高感情。当我们描述一个革命者过早的死亡时,就用这样一些委婉词语如:牺牲,献身,取义,殉职,殉国,效命,授命,陈亡,成仁,舍生取义(舍弃生命,求取正义)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能够活着也是他的愿望,正义也是他的愿望,但是需要选其中一个,他就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又如:“夏明翰烈士是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一个典型”(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以身殉职”是指为追求理想而牺牲生命。意思是忠于职守而献出生命。如:“白求恩大夫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幸以身殉职”(汉语成语词典。四川辞书出版社)。“马革裹尸”是指战死沙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是人战死沙场的婉称。“光荣”是指战场上讳言死亡。如:“临解放那年,接到俺大爷光荣了的消息,俺大娘就又把山虎子哥送参了军”(《花城》1991年第4期)。 相反,对于那些恶人,坏蛋,社会渣子的死人们则用带反面评价色彩的委婉词语。如汉语中有“完蛋”,“一命鸣呼”,“上西天”,“登鬼录”,“见阎王”(是人的生死由阎王掌管的),“回老家”指旧时迷信认为人是由阴间鬼魂转世而来,死后又回到阴间。如:“要不是薛二哥拦挡一下,那个小女孩也早就回老家啦”(姚雪垠《长夜》) 另外有时谈到死还带有点幽默感的说法。如“去见马克思”,“去见上帝”这种幽默的表达让人对死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上面所述的是来自古典文献,宗教与现代人关于死的委婉词语。为了想再次肯定汉语中表示“死”的词语里委婉词语占优势,笔者用现代汉语词典进行考察,找到了表示人死亡的432个词及词组,然后进行归类并列在下面表4中. 表示死亡的词语 带有感情色彩的 (受中国人的委婉意识的) 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 (不受中国人的委婉意的) 古代 宗教 现代 432 276 67 89 1 占总词数的百分之 63,8% 15,5% 20,5% 0,2% 考察结果表明:由于中国人自古以来对死亡有那样恐惧或不吉利之感,因此才会产生那么多关于死的委婉的词语和说法。再说,从上表笔者可以肯定中国古代人比宗教和现代人更怕死。这也可能是因为过去古代人认为人的生死完全由天地或其他力量决定,而本身又不能掌管自己的生命。因此古代皇帝一 继位每年都进行封禅(由帝王来祭祀天地)。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以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并请天地保佑百姓躲避天灾,敌祸,也就意味着能够躲避死亡这条路。相传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幻想秦王朝的统治能千秋万代,他幻想自己永远活在人间并派徐福带领数千名童男童女,到东海求取长生不老的仙药。再说,在古代当时科学技术尚未发展,对于死亡人们更尽量避讳并不敢直言。也许古代人认为不直接谈到死亡并尽量用其他委婉说法来避讳,就可以使人平安无事。这也是古代人常用关于死的委婉词语和说法多的原因吧。 佛教认为人死后就涅盘,道教则认为人死后就可以升天。这意味着人死后就能到一个比活的时候还理想,还美好。因此,人的死活对佛教和道教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死得早就比别人早地升天。正因为如此信仰佛教和道教的人会产生了一种不怕死的心理。这也是宗教关于死的婉词没有比古代人和现代人多的原因吧。现代人呢?由于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医学在治疗方面有很多好方法。人们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由自己主管,但人们都同样地认为人一死就等于什么都完了。再说生活足够了,谁都想自己多活了几年,自然会有一种怕死的心理。因此,尽量用不直言的方法来避讳死亡。 2。2。2汉语里关于男女间的委婉词语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男女之间的关系及行为视为大忌。比起西方民族,汉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性观念更为严肃保守,性心理更为含蓄羞涩。因此,在中国,有关性关系(只包括两性情爱)的用词历来是讳莫如深,不登大雅之堂的。从另一个角度看,骂人时,常用性器官或性行为的字眼来羞辱对方,说明古时候,人们相信这一类词语具有诅咒力,能够毁伤仇人的灵魂甚或肉体。在没有仇人在场,或不想诅咒什么人时,这一类词语就是应当避讳的了。因此,性关系方面的委婉语的队伍是很庞大的。无疑,这类委婉词语的恰当使用,对净化语言环境,促进文明语言的发展是起积极作用的。 2。2。2。1男女间有关的行为与动作 由于受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宣扬,关于男女之间的行为的词语很多。如“发乎情,止乎礼”,“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等古训成为人们对待男女关系的准则和礼法。把男女的性行为称作“云雨”,“房事”,“入港”,“做爱”,“同房”,“床弟”等。如:“他们说的最尖锐的认识,...说下去也就连着女人和床弟之乐”(《小说月报》1994年2期)。“房事”是内房之事,婉指夫妻之间的性生活。如:“近几年,夫妻之间连房事也不行,自然谈不上感情的交流”(《当代》1998年第2期)。又如:“她对房事的冷淡常常令钱锋烦恼和沮丧”(《清明》1994年第2期)。“房内之事”指房间,内室为夫妻居处,指夫妻的性生活。如:“有一个女子陈氏,年十四岁,嫁于周世文为妻,世文年纪更小,似陈氏两岁,未知房内之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有意思”这里“意”是情意,指男女之间有恋情。如:“到底 她对严永平是不是有意思,要挖出她的心里话来”(艾芜《春天的雾》第二五章一)。“谈朋友”这里“朋友”专指恋爱对象,是谈恋爱的。如:“儿子已经三十出头,工作不理想,自觉矮人一头,又没谈上朋友,做妈的能不心焦?”(《当代》1996年第2期)。“桃花运”旧时以“桃花”喻女色,因称男子在爱情方面的运气为“桃花运”。如:“这个家伙,这样厉害,偏偏有好多女子追他,他走桃花运”(周立破《山乡巨变》上十)。“咏月嘲风”是花前月下,微风习习是男女谈情说爱的好环境,婉称男女谈情说爱等。另外用“个人问题”代替“婚姻问题”,把妇女怀孕称为“有喜了”,“有了”等。中国人认为怀孕生子是家里的喜事。如:“他请老中医为雪儿号脉,果然是身子有喜”(《当代》1993年第4期)。“遇喜”是指妇女怀孕象遇到喜事。如:“你大爷现在出外,你二位大奶奶同时遇喜,不便坐车远行”(《儿女英雄传》第四0回)。“带肚子”是指妇女怀孕。如:“车挤人拥,路又不平,带着肚子一路颠簸,好不容易挨到地方,一下车被眼前的一片荒凉惊住了”(《小说月报》1995年第2期)。 2。2。2。2男女间不正当的行为与感情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由于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性观念严肃保守,性心理更为含蓄羞涩。因此,在中国有关性关系的用词上,特别是男女不正当的行为与感情就更是讳莫如深,不登大雅之堂的。因此对这种行为就要表达得更加委婉,含蓄。 男女在爱情上引起的争夺,嫉妒称作“吃醋”,“吃寡醋”如:“我并不是那样吃醋调歪的人”(《红楼梦》第六八回)。“醋罐子”是装酒的罐子,用来婉称在婚姻爱情上产生嫉妒情绪。现代汉语里“黄”这个字眼也带着色情的义项。如:色情干物,电影,小说等称作“黄货”,“黄色电影”,“黄色小说”。“黄色”是指黄颜色,因黄色为肤色,婉称色情。如“这几年,书刊市场一片慌乱,内容黄色淫秽的书刊到处流传”(《报告文学》1998年第十期)。至于通奸、偷情等不正当的行为,除了羞于出口,更有害怕法律的惩罚和道德谴责的心理,因而更需加大掩饰。再说,一般人都认为这一类都属于丑行,而不屑,不愿之言。如:“发生关系”,“生活作风问题”,“风流往事”,“风流韵事”等都指男女间不正当的交往。如:“他常带着张小挑进出他的律师事务所;他的“风流往事”多得很”(巴金《家》三一)。“偷鸡摸狗”是小偷小摸的行为,后用来婉指背着配偶与人乱搞男女关系。“寻花问柳”是指旧时以花和柳等喻妓女,后指性生活不严肃与女子发生不正当的关系。如:“他要用事实来巩固一个男人的形象,就干出一些寻花问柳的事来”(《十月》1994年第1期)。“野鸳鸯”是旧时以鸳鸯喻指夫妻,后称非法或非正式关系的配偶为野鸳鸯。另外,与其夫妇中的一方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的人称作“第三者”是指插足他人家庭,与其夫妇中的一方发生不当的男女关系。如:“我很难想象面对两个都以为得到了全部感情全部爱的“第三者”,刘津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收获

Các file đính kèm theo tài liệu này:

  • doc2LUAN%20VAN%20THAC%20SI-%20HOA.doc
  • doc1BIA.doc
  • doc3tom%20tat%20luan%20van.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