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流行语 (Từ thống dụng trong tiếng Trung Quốc)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各种 社会因素的影响。作为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传达思想感情。因此,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发生变化,也引起语言的变化。在语言三个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换一句话说,词汇系统不同于语音系统,语法系统封闭。词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常处于更新,变动的状态。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词汇直接对应着复杂的万事万物,对客观世界的各种变化最为敏感。 在词汇层面中有一种词语最直接、最迅速、最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变革就是流行语。不同时代产生不同流行语。每一个时代的流行语会反映它所产生的时代的社会风貌。 改革开放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这种变革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语言使用上。其中,流行语的发展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流行语既是社会现象又是语言现象。流行语涌现也体现了当今社会语言发展趋势。流行语研究是有很高语言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一方面流行语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心理的表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社会道德评价的体现。另一方面,流行语是语言层面的东西、是语言发展的晴雨表。流行语的构造,使用和传播,必然体现了汉语词汇系统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流行语不但能理解汉语言发展规律,把握汉语言发展脉搏,加深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能够正确地用汉语进行交际

doc92 trang | Chia sẻ: ngtr9097 | Lượt xem: 3140 | Lượt tải: 1download
Bạn đang xem trước 20 trang tài liệu 汉语流行语 (Từ thống dụng trong tiếng Trung Quốc), để xem tài liệu hoàn chỉnh bạn click vào nút DOWNLOAD ở trên
目录 前言 04 第一章:汉语流行语概说 07 1.1汉语言学界对流行语的关注 07 1.2流行语界定 09 1.2.1关于流行语的定义 09 1.2.2流行语必有的条件 10 1.2.3流行语与其它相似词语的关系 13 1.3流行语的来源 14 1.3.1来自方言词 14 1.3.2来自外来词 17 1.3.3来自新词语 18 1.3.4来自行业语和隐语 18 1.4流行语出现的社会背景 18 1.4.1科技、经济发展对流行语的影响 19 1.4.2社会文化交流对流行语的影响 20 1.4.3社会观念转变对流行语的影响 21 1.5流行语研究范围 22 1.5.1流行语的地域范围 22 1.5.2流行语的时间范围 23 1.6小结 24 第二章:现代汉语流行语的结构及语义特点 25 2.1流行语的构词特点 25 2.1.1流行语的构词单位 25 2.1.2流行语的构词类型 26 2.1.2.1词 26 2.1.2.2短语 27 2.1.3流行语构词类型的考察 29 2.1.4流行语的构词方式 32 2.2流行语的语义特点 37 2.2.1流行语的语义场 38 2.2.1.1校园流行语 38 2.2.1.2网络流行语 42 2.2.1.3日常生活类流行语 45 2.2.1.4经商类的流行语 48 2.2.1.5政治领域类的流行语 48 2.2.1.6其它领域类的流行语 48 2.2.2流行语的语义场考察 49 2.2.2.1流行语语义场考察对象 49 2.2.2.2流行语语义场的考察结果 49 2.3小结 52 第三章:汉语流行语使用特点及使用启示 53 3.1流行语使用特点 53 3.1.1流行语的存亡 53 3.1.2流行语使用上增加新的感情色彩 54 3.1.3流行语使用上的语体色彩变化 56 3.1.4流行语使用上的意义不明确 57 3.2流行语使用启示 59 3.2.1越南学生使用流行语的调查 59 3.2.2 流行语使用启示 61 3.2.2.1流行语的语体色彩 62 3.2.2.2流行语的礼貌原则 62 3.2.2.3流行语的文化含义 64 3.3小结 65 结语 66 参考文献 68 附录 72 致谢 91 前言 1选题的理由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它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各种 社会因素的影响。作为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传达思想感情。因此,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的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社会发生变化,也引起语言的变化。在语言三个要素中,词汇是最活跃,发展最快的部分。换一句话说,词汇系统不同于语音系统,语法系统封闭。词汇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经常处于更新,变动的状态。这是因为语言中的词汇直接对应着复杂的万事万物,对客观世界的各种变化最为敏感。 在词汇层面中有一种词语最直接、最迅速、最充分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变革就是流行语。不同时代产生不同流行语。每一个时代的流行语会反映它所产生的时代的社会风貌。 改革开放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这种变革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在语言使用上。其中,流行语的发展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流行语既是社会现象又是语言现象。流行语涌现也体现了当今社会语言发展趋势。流行语研究是有很高语言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一方面流行语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心理的表征,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社会道德评价的体现。另一方面,流行语是语言层面的东西、是语言发展的晴雨表。流行语的构造,使用和传播,必然体现了汉语词汇系统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流行语不但能理解汉语言发展规律,把握汉语言发展脉搏,加深对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理解,从而能够正确地用汉语进行交际,对学习汉语的越南人有所帮助。由于上述原因笔者选该题目为论文课题。 2.研究目的和任务 本论文通过流行语研究为语言尤其是汉语在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这一研究方面作出一份贡献。本论文的主要任务如下: 弄清流行语的概念,把它区别于类似词语的概念。 描写流行语特点,着重于构词特点及语义特点。 3)最后,揭示流行语使用特点并就流行语使用提出启示。 3.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现代汉语八十年代以来的流行语。八十年代以来流行语不断涌现。不同地区的流行语,不同社群的流行语也有所差别。为了保证研究的普遍性,本论文所使用的是已被收集和发布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主要来自: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发布的流行语,(文匯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2005 年出版的《新词新语词典》所列出来的流行语。 +)林论论《流行语漫谈》所收集的流行语,(花城出版社) +)黄涛《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所调查和评选的流行语,(上海辞书出版社) 除了上述语料,本论文还使用“中国语言文字网”()、“太原语言文字网”()、中国指望知网( ) 等网站的调查结果。 4.研究方法 流行语既是社会现象又是语言现象所以本论文主要使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具体是: +)使用定量研究方法, 通过对流行语有关资料进行简要分析,系统归纳 精选出典型流行语。 +)采用分析,对比等方法揭示流行语结构特点和语义特点。 +)为了突出流行语特点,笔者对一部分流行语进行考察。 +)通过分析,对比揭示流行语使用上特点,然后采用归纳法归纳成若干使用原则。 5.论文结构 除了前言、结语、参考文献、附录,论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汉语流行语概说 第二章:汉语流行语的结构及语义特点 第三章:汉语流行语使用特点及使用启示 第一章:汉语流行语概说 1.1汉语言学界对流行语的关注 流行这个名称早就有之,但被用于语言学术语时间并不长。在1990 年第一期《语言建设》杂志上胡明杨先生发表了《70-80 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 第一次提出“流行语”概念。但是在1998年由汉语印书馆出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流行语”概念未被收集。 刚出现时“流行语”这个现象 不引起语言专家的兴趣,所以在很长时间不受到各专家的关注。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以及流行语大量涌现,流行语研究越来越受到语言界的关注。到九十年代 有一些人开始对流行语进行研究如 1990年胡明扬和张宝写《70-80 年代北京青少年流行语》,1992 年周一民写《北京现代流行语》(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 年样得峰编写《汉语与文化》。 近几年来,流行语是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热点现象, 有关流行语的文章,书籍层出不穷。如果上网使用Google 敲打“流行语”一词可以找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关于流行语的资料。 虽然关于“流行语”的资料很多,但是得到语言学界承认的流行语研究的文章和书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胡明扬和张宝,[5]。这文章第一次提出流行语概念,作者认为流行语是青少年的词语。 2. 黄涛,[2]。黄涛研究范围从20 年代 至今的流行语。作者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着眼,他研究流行语的产生,来源和流行反映什么社会文化现象。然后作者着重研究校园流行语和网络流行语。 3.林伦伦[40]。作者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流行语作出阅释。读书共收录随笔七十五篇,每篇都有一个小标题。通过生动活泼的例子和解读,作者揭示流行语的流行文化的特点。虽然采用随笔法但内容严谨,科学,得到语言界的高度评价。 4.由文会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发布的流行语,[36,37]。《2005年十大流行语》收集2004 年十个典型流行语,《2006 年十大流行语》收集2005 年十个典型流行语,其中有中国2005 年度流通度最高的十大流行语( 由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信息中心经过统计评选出来)。这本书以报纸作为语料样本, 根据词频及流通度的变化筛选出十大流行语。被收集的流行语领域广泛,一共有十八类。这本书得到语言专家和社会学家的关注。 除了以上几本书,关于流行语的文章也有很多,如: +)黎昌友,[11]。该文章主要深讨流行语的来源和发展趋势。 +)李展,[9],作者主要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特点,从此就网络流行语进行分类。 +)吴艳,[21]。该文章主要研究流行语的生成方式和流行语出现的社会背景。 +)何干俊,[5]。何干俊主要提出流行语的构成和发展趋势。 +)刘红曦,[13],作者主要研究流行语的产生,流行语的社会背景和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曹春梅, [1]。 作者针对社会流行语在语音, 语法,词汇方面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相应的规范要求。 另外还有仲宁写[29]、姜红[7]、张育红[7]等等。 可见流行语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每个语言专家对流行语研究有不同的看法,因此,他们也从不同角度对流行语进行研究。 1.2 汉语流行语界定 1.2.1关于流行语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流行语至今还存在不同看法。经过观察、对比,笔者认为关于流行语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 +)“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些人中间,主要是在青少年中间,在某个时期广泛流行,过了一段时间又为新流行的词语所代替而悄然消失的词语”(胡明扬和张宝,[6])。 +)流行语是在民众口头上流行的反映新近世风民情的时尚词语(黄涛,[3]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正治,文化,习俗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鲁科颖、杨文泉,[17]) +)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被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普遍喜爱使用并赋予新的意义的词语(丁加甬,[2]) +)流行语是俚语的一种,是新兴的,流行的俚语(周一民,[46] +)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刘英,[15])。 每个学者对流行语的定义不同,居笔者的观察,这些学者对流行语的定义有如下的异同: a)相同点: 语言专家对流行语定义的相同点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学者都认为流行语是一种时尚语言,是人们爱使用并被普 使用的词语。 其次,语言专家都认为流行语只在一定时期内流行的词语。意味着 行语是不断变动的词语。 最后语言专家都承认流行语是一种语言形式。 b)差异点: 除了以上相同点,语言专家对流行语的定义还存在不同之处:周一民认为流行语是俚语的一种、丁加勇把流行语和新词语混在一起、胡明扬、张宝、丁加勇却认为流行语有层级性,是青少年的词语。在形式方面,有的人下的定义比较简短, 有的比较细(把流行语受社会影响的特征概括在定义上面)。 1.2.2流行语必有的条件 观察所收集的流行语(语料[41]、[42]、[43]、[44]、[45]、[46]),者 者认为,所谓流行语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流行语要满足语言属性 流行语首先要满足语言本质属性,即是一种符号系统。符号是用来代表客观事物的,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语言的物质形式是声音。流行语也必须是声音和意义结合体。属于语言系统,在内容方面流行语表达一定的意义,在形式方面体现在词的形式。 根据以上所提出的条件,我们认为流行语是具备流行特征的语言形式。带有流行特征,流行语要在一定时间内流行,换句话说,它有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流行语。一个流行语在这个时期流行但是在别的时期不一定流行。 (2)流行语要具备流行特征。 除了要满足语言属性,流行语要具备流行特征。一提到流行,我们就将它与流行歌曲,流行电影,流行音乐,流行服装等时尚东西联系起来。关于“流行”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广泛传播,盛行”。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流行的定义并观察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我们认为流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有时段性。流行的 东西寿命不是很长,都在一定时 期 内盛行 不是永远盛行。服装潮流,流行音乐,流行电影只风行一段时间。每一次流行都会被新的流行所取代,来去匆匆,盛行一时。流行语也是有时段性的词语,例如“非常+ 名词”这种语言形式,古时代很流行,但是过一段时间不流行了,到现在又风行“非常中国”、“非常可乐”“非常事件” 的说法。 其二,流行要有特定的环境条件。流行发生决不是偶然的。每个流行的东西都有其特定的背景条件。流行的背景条件有可能是社会环境条件,有可能是自然环境条件。由于特定环境的刺激导致流行语的产生。流行的内容可能是新的或者早就有之,在特定的社会条件或自然条件下,它们被激活,变得有活力,从而流行开来。例如流行病毒必须异常天气条件,易感人群增多等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才会引起爆发和流行。再如,“考托”热 起来跟出国留学和工作的潮流有密切关系,所以特定环境条件与流行的东西起着重要作用。 流行语跟流行的东西一样也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流行语的特定环境条件是社会文化条件和语言自身条件。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化的交流,人们观念思想的转变就是流行语流行的社会条件,例如“PK”(一一决对)流行起来因为 在“超女”这音乐游戏 用该词指“一一决对”。随着“超女”火起来,该词也流行起来。流行语自身的创造性,类推性就是其语言条件,例如“粉领”、“金领”从“白领”类推出来。 其三,流行传播迅速。流行一旦被激活就会迅速传播开来。例如,H5N1类禽流感被激活时,在几天流行于一个地区,在几个月流行于全国,不到一年流行全世界。一首流行歌曲,一部流行电影,一种流行服装款式也有相似的传播速度。 这就是流行的力量。 流行语也必须是迅速传播的词语。一个词语开始由一个人或一个群体使用,然后它通过各种途径迅速传播,被人们倾于使用,使用频率高的词语,才成为一个流行语,例如据黄涛 [10]对流行语“的士”的解释,“的士”原来在广东省流行,然后传进香港,从香港又传入大陆, 现在流行全中国,为“出租车”代替。 其四,新鲜感。流行的东西要给使用者带来新鲜感,流行的东西都是时髦的东西,例如流行的服装、流行的歌曲、流行发型都是新颖的东西。用上流行语,听到流行语会给人像穿上时髦服装,用了时髦手机,坐上了时髦汽车那种新鲜感。这些时髦的东西都靠新颖性而流行。 通过对 “语言” 概念 和“流行”概念的研究, 我们认为可以如下对流行语下定义: 流行语是在一定时期内,迅速传播,能够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价值观念,并且使用频率高的词语。 1.2.3 流行语与其它类似词语的关系 ⑴流行语与新词语 流行语的概念和新词语的概念不相同。流行语和新词语最大的差别在于:流行语有“流行”的特征,新词语有“新”的特征。 由于有“流行”的特征所以流行语有时段性,普遍性,高频使用性。流行语在一定时期内流行,被人们普遍使用和喜爱使用的词语,流行语之所以能流行靠其特定条件。 新词语有“新”的特征。在199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汇》 ,新词语被定义为“新词语是新创造的词,它或者指示对象是新的,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可见新词语除了内容新以外,形式也要新的。可以说新词语有两新:内容新和形式新。 流行语有一大部分属于新词语,即也有两新特点,如:“伊妹儿”、“波鞋”、“非典”、“基因”等等。但是流行语不等同于新词语。新词语只是流行语的来源之一。流行语也来源于其它途径。新词语在社会种种原因流行起来可以成为流行语。流行语中还有一部分是旧词复活的词语,例如一些称呼语“先生”、“小姐”、“老板”一段时间不用了,现在又流行起来。这些词语是流行语不是新词语。 ⑵流行语与常用语 为了确定一个词是否是常用词语,可以从统计角度对该词进行分析。一个词在统计的语料中 出现 次数与使用语料所含总次数之比就是该词的频率。出现的频率高的词就是常用词。 流行语和常用语都是高频率使用的词语。但是常用词有稳固性和很强的构词能力。流行语随着社会的变动而变动。常用语被全民共同接受和使用,不受阶级、行业、地域、文化修养的限制。流行语虽然也广泛流行但每个阶层接受态度和使用频率不一样。例如流行语“酷”,虽然也广泛流行,但是被年青人喜爱使用,老人一般不用。“酷”等于常用词“美”,“好”,“时尚”, 但是“美”,“好”在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 使用频率和使用态度一样。相似的类型有“OUT”表示“过时”、“拜拜”是“再见”,但是“OUT”、“拜拜”是流行语,“过时”、“再见”是常用语。 ⑶流行语与方言词语 流行语有一部分来自方言。方言是构成流行语一个途径。在《现代汉语词典》,方言被定义为“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方言的突出特点是地域性。一个方言在当地很流行,但在全国范围内不算是流行。 流行语的使用范 围超过地区范围,一个方言在这个地方被普遍使用但是在别的地方不一定被理解或使用。但是流行语在全中国范围使用和流行。 ⑷流行语与俚语 1992年,周一民把流行语看为俚语的一种。俚语产生于民间并在民间流行的词语。俚俗性是它主要的特点。流行语存在一些词语属于俚语范畴,一些流行语是俚语引申出来或再创造的,如“TM" (是“他妈” 拼音的缩写),“PMP”(是拍马屁的拼音缩写),“去死吧”。但是流行语不等同于俚语。部分流行语有理俗性,这些词语用于口语并在民间广泛流行,但是有不少流行语用于书籍,报纸, 杂志。 总之,流行语 与新词语,常用语,俚语互相交叉,并非完全隔绝。流行语与这些词语的关系是部分交叉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如下: A:流行语 B:新词语或常用语或方言或俚语 1.3 流行语的来源 流行语的来源很复杂,通过研究,分析,其来源有以下几方面: 1.3.1来自方言 许多流行语来自方言。吸收方言词是共同语言的构词特点。中国分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汉语方言中的一些充满活力的词常常进入共同语,一些意义新颖 或表现力强的方言容易被共同语接纳,进入普通词汇。 流行语有一部分是方言词语,流行语吸收方言词不是盲目的吸收而是有选择的吸收。部分方言之所被流行语吸收,往往具有深刻的社会因素。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 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任务,对外引资和对内搞活大大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往来,另外文艺创造繁荣,各种转播媒介逐渐普及促进方言词流行开来。很多流行语词语通过对地区方言吸收传播开来。地区方言流行语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经过书面语的过滤,通过广播,电视媒体,网络等途径的转播就变成为普通话的流行语。当前社会流行语主要来自以下方言: ⑴来自北方方言 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北京话在全国的语言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一方面是由于北京话是普通话最核心的基础方言,北京语音是普通话标准音的基础,另一方面北京的语言文化却实比较发达,因而用北京话表达的文化产品更容易被各地接受。北京词汇更容易进入普通话。除了流行地区广,使用人数多,北京作为首都,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话的这种优势很容易被流行语接纳,许多带有京味方言通过现代传媒传播出去,流行开来。流行语的北京方言有很多,例如: 有关人称的有“大款” 指有钱的人,例 “三年前,谁在公共场合拿着手机聊天,不是大款也是老板”(雷燕青,《穷人与富人就差一点点》金城出版社,2002年)。 “侃爷”指吹牛的人,例 “侃爷一说起来,外地人根本插不上嘴,只有听话的一份儿”。 “傍大款”指女性依附于男性生活, 例:“我坐你的车,和你一同出入高档场所吃喝,别人还以为我傍大款呢”。 “的哥”指开出租车的男司机,例:“他当的哥俩年,每天早出晚归,工作颇好”。 有关动作的比如“侃大山”指闲聊, 例“你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侃大山”。 有关程度的比如“火”指热烈、受欢迎, 例“计算机培训班办得最火”。 “盖了”比喻人或事物极好,例“他演出真的盖了”。 另外还有“错一顿”是吃一顿、“混”是谋生,过活、“套瓷”指拉关系,盖帽子”、“棒极了” 都表示好到极点不能再好了。 ⑵来自吴方言 上海话和苏州话是吴方言的代表。在吴方言中,上海话最容易被流行语吸收。上海一直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经济迅速发达。上海话和海派文化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上海流行文化 也迅速传播到其他地方。许多上海方言也被流行语吸收。例如: “方向”指休闲时间里可做的事情。上海人说“今天晚上没方向”就是“今天晚上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 “空嫂”指已婚的客机女承服务员,从“空嫂”上海人仿造出“车嫂”、“商嫂”、“环嫂”(环卫女人)等词语。 ⑶来自粤方言的广东话和港澳话 来自广东省 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广东也是经济先行地区之一。广东的深圳特区与香港比邻。这个优势使广东话更得到人们的关注。再说深圳,香港,澳门临近,语言相通使广东流行语容易吸收香港澳门流行语。这些流行语象广东出产的一样,开始向全国大陆流行开来。这些词语之所以能流行主要靠经济优势。例如: “发廊”是理发店,例:到发廊理发。 “买单” 指买东西结账,例:“我请客,他买单,谁说它比我有钱呢?”。 “打工仔”、“打工妹”、“外来妹”都指外地打工者, 例:“来京的打工仔,打工妹弥补了首都许多行业劳动的不足”。 “发烧友”对某种事业或活动或对某种物品非常迷恋甚至痴狂的人、狂热的爱好者。例:“他似乎成为电脑发烧友了”。 来自港澳地区 由于历史,文化,地里, 政治,经济许多因素的影响使香港,澳门的习惯与大陆的不同。近年来由于香港,澳门回归中国,许多香港用语加入到流行语,再说香港和澳门是经济发达地区,所以港澳流行语容易被其它地区接纳, 例如: “煲电话粥”指没完没了的聊天,例“你还跟无聊的人煲电话粥呢”。 “搞笑”指有意制造笑料,引人发笑, 例“他是搞笑高手”。 (4)来自闽方言的台湾话 台湾是经济发达地区,再说近几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好转,许多台湾话进入流行语,例如“超”用于形容词表示程度高(“超市”)、“男生”、“女生”等都从台湾传播开来。 1.3.2 来自外来词 外来词是流行语的重要来源之一。外来词也叫借词,指的是从外国语借来的词。汉语外来词有音译词,意译词,音译兼意译词,外文字母词等类型。在社会间不断的交往、接触当中,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受到其它国家文化的影响,或多或少吸收了他国的词语。吸收外来词反映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际。近半世纪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汉语吸纳外来词汇的数量也大为增加,当代流行语中的音译外来词越来越多。例如:“巴士”(bus)、“卡通”(cartoon)、“黑客”(hacker)、“桑那浴”(sauna)、“拜拜”(bye bye)、“秀”(show 的音译)、“trouble”、“网吧”(“吧”是英语bar的音译)等等。 1.3.3来自新词语 “新词语是新创造的词,它或者是对象是新的,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同时它的形式也是新的”(《现代汉语词汇》,1998 年)。 大量流行语来自新词语。二十年来中国社会蓬勃发展。随之新生活观念,新生活方式也出现。体现这些新观念,新生活方式的新词语活跃起来时成为流行语。例如: 表示新事物的有“刷卡”、“绿色食品“、“IC卡”、“英特网” “瘟酒吧”、“伊妹儿”等等。 表示新观念的如:“酷”、 “IN、 “ OUT”、“炫”等等。 表示新生活方式的,如:“丁克家庭”、“单身妈妈”、“ 倍读爸爸” 等等。 1.3.4 来自行业语和隐语 行业语是各种行业和科学技术应用的词语,或者叫专科词语。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不断出现一些前所末有的事物和现象,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思维和观念进一步得到解放。因此,许多专门术语跨域使用成为了流行语一大来源,如:医学的“基因”、“克隆”,计算机术语的“拷贝”(copy)、“当机”、“286”,股市和金融界术语的“飘风红”。 1.4 流行语出现的社会背景 任何流行语的流行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时代直接赋予流行语特定的社会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是流行语产生的土壤。当前社会新事物,新思想不断涌现。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社会,这就使得流行语的出现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替换也更频繁,可以说这时期是一个流行语大发展的时期。 流行语反映社会的变化,同时也受社会变化的影响。社会生活的任何变化都或多或少地会在流行语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有不少现象我们难以察觉的,但通过流行语的分析我们却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流行语出现和发展也受社会各因素的影响。通过观察和分析,我认为流行语主要受以下社会因素的影响。 1.4.1科技、经济发展对流行语的影响 ⑴科技发展对流行语的影响 当前社会科技高度发达。由于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发展和运用,新科技新事物大量涌现,与这些新科技,新事物有关的词语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例如医学中的“克隆”(指通过无性繁殖技术,利用体细胞复制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现在还泛指假冒)、“禽流感”、“非典”(指非典型性肺炎) ,物理学的“纳米”(是英语Nano的音译,一种长度计量单位,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另外还有大量网络术语如“温到死”(是Window 的音译)、“死机”、“Email”(电子邮件),“内存”。。。成了人们网上和日常交际用语。 ⑵经济发展对流行语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流行语有很大的影响。自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汉语迅速出现一批反映社会经济转变的流行语。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产生不同反映社会经济的流行语。改革开放初期,商业热起来,“下海”、“倒爷”一时成为流行词语。这两个词在新中国成立1949年以前已有但是有贬义的,“下海”指一个人加入帮派,“倒爷”指将商品倒买倒卖获利的人。到八十年代“下海”和“倒爷”随着商业搞活而流行起来但是意义改变了。“下海”指职工人员休职投身商品经济大潮,“倒爷”指倒买倒卖,转进转出,将商品转手而获利的人。再如,自从中国政府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经济政策,有一部分中国人先富起来,所以“万元户”之说风行一时。到九十年代“万元户”被“大款”、“款爷”所代替。 1.4.2社会文化交流对流行语的影响。 当代社会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南北文化融合构成文化环境背景因素。这因素对流行语的产生及其特点起着重要作用. (1)中国各地方交流对流行语的影响 在社会文化交流增多的社会背景下,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互相影响,促进了流行语产生和流行。地域之间的交流使语言互相影响,很多词语原是方言词逐渐被广阔地域人使用。例如“的士”和“炒鱿鱼”是原先在广东流行,从广东传入香港,代替香港相应的词语“出租车”和“解雇”,然后这两个词传进北京,在人们口头上流行。 (2)东西方交流对流行语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影响,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文化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大冲击。政治环境宽容, 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转变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潮流就是大众文化潮流。这种新的文化潮流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崇拜,悲剧的审美趣味,而代之是大众文化趣味。大众文化特点是以反映普通生活及情感为内容,大众普遍参与为行式,以满足人的感官刺激为追求,以嘲讽,夸张为特点,以“大众乐”为目的。 这种新的文化潮流在流行语有所反映,如“迷你”是英语mini 的译音指“小巧,可爱”的, 但是“迷你”的还 暗示出当代人展示美,追求美的心态。例如“迷你裙”不单纯指“短裙”而暗示着“让你入迷的小小的短裙”。再如"做秀”,“秀”原于英语show 的译音,多用于表示“完美展示”之意。“做秀”使我们联想到“红火辉煌的舞台”。有这种联想由于“做秀”一词很有形象感,动态感。大众文化潮流的特点是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做秀”能满足这一点所以流行。“迷你”和“做秀”是当代人文化心理影响西方文化的结果。一些外来词的流行语如“WTO”、“MTV”、“E-mail”、“猫”、“MBA” 、“CEO”、“ SOHO 族”等等也有相似的特点,都是东西方交流的结果。 流行语还有一些词语既体现中西文化交流又体现南北文化融合和传统文化继承,如“打的”。“打的”中的“打”原来自粤语“搭","的”是“的士”的简称,原自英语“taxi "。那为什么不用“搭”呢?这由于汉语传统的构词心理和传统文化有关。汉语的“打”有多一项,构词能力强,所以把“搭”改为“打”更加符合汉语的用词 习惯。所以说“打的”既温含着中西文化交流,南北文化融合的因素,也体现了汉民族固有的构词心理以及传统文化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1.4.3社会观念转变对流行语的影响 语言不仅受客观的社会生活的影响,而且也受人们的思想、心理、观念的影响。流行语是词汇最新潮的部分,它能够及时反映大众思想,观念的变化。 就思想观念而言,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在于传统社会是封闭而保守的,现代社会是变动而激进的。二十世纪初,当国外的文化进入中国时,中国人有排斥的态度,人们认为西方的东西是猛兽,"异类”的。为了表示这种“异类”,人们往往在事务前加上“洋”字,如“洋人”、“洋酒”、“洋货”。 今天中西方交流,全球化趋势,人们不但不排斥“异类”反而喜爱,崇拜,所以 “MTV”、“ WHO”、“email“、“ baby ”、“bye”、“ hi " 等外来词被人们直接引用并喜爱使用。 就人们的审美观而言,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含蓄,非常谦虚,即使自己有本事也不轻易地外现,即使自己做得很好也说“做得不好,请多指教”。 这些年来,随着中西方交流不断 扩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变化。当代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认为“自我表现”是美。年轻人喜欢展示自己个性,显示个人的胆量,个人的自信,个人的能力。这种观念的转变使语言特别是词汇发生变化。一系列带有独立美,个性美,时髦美 的流行语,如“酷”、“炫”、“IN”等词蓬勃出现。 1.5 流行语研究范围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变化与社会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社会大变革,常常都会引起语言上的较大变化。语言象一面镜子 , 不断反映着社会生活中人们所关注的各个侧面,反映着一个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可以说语言的变化和社会的变化是“共变”的。由于社会和语言有着密切关系所以通过研究某个时期的语言变化可以更加清楚那时期的社会变化,同时那时期的社会变化对语言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流行语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时期产生不同流行语,所以流行语研究要确定其范围。关于流行语范围,要确定两个问题:第一是流行语的地域范围,第二是流行语的时间范围。 1.5.1)流行语的地域范围。 从流行语的地域流行范围看,可以分两类。 第一类是方言流行语,即指在某地区流行,以方言土语为主要载体形式的具有方言色彩的流行语, 例如:香港的流行语“过电”指男女双方互相吸引的感觉,香港人说“你同他过过电吗”意思是你和他是否互相吸引的感觉。香港语的“跌渣”是“非常”,“型倒跌渣”是非常有型。但是“过电”、“跌渣”之类 指在香港流行,在中国其它地区不一定被使用。或者台湾人常把老人叫为“阿公”、“阿妈”,但是这种称呼只在台湾流行,在中国大陆不一定被使用。 第二类的流行语是在全中国范围内流行,已经成为标准语的一部分。这一类标准流行语中,部分来自方言流行语,以方言流行语为基础的。例如香港人常用“哇赛”表示惊讶,感叹语气,现在“哇赛”流行全中国;“炒鱿鱼”本来是广东话,现在全中国都使用, 逐渐为“解雇”代替。 本论文所研究的是第二类的流行语,即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流行语。笔者暂时把这种流行语叫为标准流行语。方言流行语是属于方言词语,是标准语的方言变体。如果在全国范围流行,进入全民词汇的流行语,其方言色彩基本消失,那时被视为第二类流行语,本人也把这些词语放在研究范围内。 1.5.2)流行语的时间范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由过去社会生活以政治运动为中心逐渐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从改革开放 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风尚也丰富而多变,随之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流行语不再以政治性词汇为主而是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语言上也迅速出现了一大批反映社会风貌的流行语。如反映改革初期的经商热的流行语有“下海”、“倒爷”、“跳槽”,反映中西方交流的有“派对”、“托福”、“超市”, 反映科技发达,网络普及的有"烘陪机”、“内存”、“当机”、“克隆”、“神六”等等。社会的大变革引起流行语如雨后春笋,茂盛起来。可以说从来没有 认何时期的 流行语 跟八十年代以来的流行语发展和变化那么快。研究该时期的流行语不但能了解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另一方面能加深地了解汉语性质和发展。因此本论文主要研究八十年代以来的流行语。 总之,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是上世纪十八十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标准流行语。 小结 流行语的概念早就有之。刚出现时,这个语言现象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流行语不断涌现,流行语越来越得到语言界的关注并成为热门话题。 关于流行语的概念还存在不同看法。但是大体上都认为流行语是一种时尚语言,只盛行一时。经过观察,分析和对比,笔者认为所谓流行语要具备两个条件:语言属性和流行特征。 流行语与新词语、方言词、常用语等类似词语的关系是部分较差的关系。 流行语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社会现象。流行语出现,产生和流行离不开其社会背景。流行语受社会各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不断反映社会各方面的变化。 本论文研究的流行语不是一个地区或一个社群流行的流行语而是八十年代以来,全中国社会流行的流行语。 第二章:现代汉语流行语的结构及语义特点 2.1流行语的构词特点 2.1.1流行语的构词单位 流行语的构词语料是语素。语素是语言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成语言单位。根据语素独立运用能力分成以下几种: ⑴成词语素 有一部分流行语由成词语素构成。这些语素既可以用来构成词又可以单独成词,例如: 酷 成词语素:酷男、酷女、酷平 词: 很酷的回答、酷死了 秀 构词语素:服装秀、内衣秀、餐厅秀、舞台秀 词: 歌手现场秀歌。 (在这个例子“秀”可以理解为“表演”) 火 构词语素:红火 词:火锅店生意火得很 面 构词语素:面试、面包车、面的 词: 他这个人就那么面! (在这个例子“面”指人的性格软弱、 行动迟缓、思维迟钝等。) 菜 构词语素:菜单、菜鸡、菜羊、菜蛇 词:真菜、连这个球都打不好。 (在这个例子“菜” 指水平,能力低) ⑵非成词语素 不少流行语由不成词语素 构成。这些语素不能独立使用,例如: 族  —— 打工族、上班族、BOBO 族、SOHO族 ( “族指一群人) 派 —— 舞派、麻派、言情派、打工派、逍遥派 (“派”含义专门做某事的人) 的 —— 的士、面的、摩的 (“的”是taxi 的音译或taxi 的简称) 客 —— 黑客、百客、红客 (“客”是英语“er” 的音译) 民 —— 网民、烟民 (“民”指人) 2.1.2流行语的构词类型 2.1.2.1词 1)单纯词类型的流行语 由一个语素构成叫单纯词。流行语的单纯词有两种: 单音节单纯词:这种单纯词由一个音节组成,用一个汉字来记 裁,例如“酷”、“炫”、“顶”、“IN”、“OUT”等等。 多音节单纯词:这种单纯词由两个音节以上组成,每个音节由 个汉字来记裁,例如“粉丝”、“烘培机”、“香波”等等 2)合成词类型的流行语 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可以把语素分为两种词根和词 缀。根据词根和词根,词根和词缀之间的关系,把合成类型的流行词分成以下几类: 并列式: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如:“芝麻”、“瓷器”。 偏正式:前一个语素修饰限制后一个语素,例如:“事儿妈”、“侃爷”、“傍家”、“靓妹”。 述宾式:前一个语素表示某种动作行为, 后一个语素表示动作行为的支配,关涉的对象,如:考托、考G、跑官、上网 述补式:前一个语素为主,后一个语素补充说明前一个语素,如:走好、搞定 重叠式:重叠同一个语素,例如:东东 附加式: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例如:男生、女生 特别的复合式(还叫简称式),例如非典(非典型性肺炎)、入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1.2.2短语 短语是词和词的语体组合,它也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单说或单用,一般可以分割的,中间往往能加入别的造句成分。 据笔者的观察流行短语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1)固定短语 这种短语相当于一个名词性词组,从形式方面看一般为四字格的,例如: “人造美女”指通过整形手术使容貌或体形完美的女子。 “紧密接融”指“零距离”的接融。 “雨后蘑菇”是“雨后春笋”的另一种说法。 “吉祥数字”指带来吉祥的一些数字如6,8,9。 相似的类型有很多, 如:“经济朋友”、“标志性工程”、“录色生态鸡”、“放心食品”。。。 2)固定格式 几年来带有新鲜感的固定格式不断流行起来,这种固定格式跟汉语的固定框架一样,例如: “与。。。共”, 如:“与狼共舞”、“与莫夸共喝酒” “将。。。进行到底”, 如:“将爱情进行到底”、“将婚姻进行到底”、“将谈判进行到底”。 “XX 没商量”,如:“爱你没商量”、“害你没商量”、“政你没商量”、“骗你没商量”。 “XX多多”,如:“机会多多”、“礼物多多”、“好处多多” 可以说几年来, “与。。。共”、“将。。。 进行到底”、“想。。。就”之类如雨后蘑菇一样茂盛出来。这些格式有的来自电影, 有的来自歌曲,然后被模仿开来。例如“与狼共舞”来自“无狼共舞”这本小说,“你总是心态软”来自“你总心太软”这流行歌曲、“做人要厚道”来自“手机”那部电影。 3)特别类型 a)固定句子形式 流行语有一部分是固定句子,使用上整句使用,这种类型一般被青少年使用。这些固定句子大都来自电影、电视、流行歌曲和畅销书籍等流行文化作品,并借助于媒体的广泛传播,体现大众文化的流行趋势, 例如:“你总是心态软”来自一首歌,“做人要厚道”来自一部电影,另外还有“将爱情进行到底”、“I 服了U ”、“我很丑但是我很温柔”、“你问我,我问谁”等等。 b)英文字母和数字形式 这种类型主要由英文字母或数字构成的,例如:MTV(指电视上的音乐)、 CTO(首都技术官,是英语Chief Technology Office 的简写)、 CFO(首都财务官,是英语Chief Finance Officer) 、IN(指时髦) 、OUT(指过时)、886(是“拜拜了”) 、286(指慢蹭蹭的) 、007 (是“我有秘密要告诉你)、526(我爱你)等等。 除了以上类型,有很多人认为用于网络和短信的一些图形符号也是一种流行语,例如被网民在BBS 上常使用的以下图形: 是 拜拜 !─) 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0 是吃惊或恍然大悟 :- < 表示难过 8- ) 表示带眼睛一族的专用笑脸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图形符号不是一种语言所以不把它放在研究范围。 观察以上类型我们看出对于词类型的流行语的内部结构跟一般词语的大体一致,都包括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类型也分成 偏正、述宾、述补、并列等不同小类。 短语类的流行语,除了固定短语、固定格式类之外,还包括英文字母、数字类、固定句子等特别类型。 2.1.3流行语构词类型的考察 a)考察目的: 流行语的表现形式 比较丰富、构词类型也复杂。流行语的构词类型 包括哪类 ,是词还是短语。对于词一类流行语,哪类是主要的,对于短语类的流行语哪类是主要的。为了将其构造类型弄得更加清楚,笔者对280 个流行语进行考察。 b)考察对象 因条件的关系,我们就最典型流行语进行考察。所收集的语料主要是: -)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新闻信息中心在2006 年所评选出来的最大流行语。 -)林论论在《流行语漫谈》所收集的流行语。 -)黄涛在《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所调查的流行语 -)广州报、青年报、人民报等报纸 另外还使用一些网站的调查结果,如: 从以上语料,我们收集到280 个典型流行语,然后对这些流行语进行结构分析。通过分析、对比、统计,得出以下结果: 表一 流行语构词类型考察表 结构 比例 词 短语 单纯词 合成词 固定短语 固定格式 特别类型 单音节 多音节 复合式 附加式 重叠式 联合型 偏正型 述宾型 述补型 主谓型 特殊的复合式(简称) 比例 10% 4.3% 4.3% 33.9% 15.4% 2.1% 0.7% 1.4% 5.4% 0.7% 13.2% 2.1% 6.4% 78.2% 21.7% 从表一可见: -)流行语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词,占78.2% ,短语只占21.7%。 -)对于词类型的流行语,词的有219 个,其中单音节单纯词的是28 个(占10%),多音节单纯词的是12个(占4.3%),联合型复合式合成词的是12 个(占4.3%), 偏正型复合式合成词的是95个(占33.9%),述宾型复合式合成词的是43 个(占15.4% ),述补型复合式合成词的是6个(占2.1%),主谓型复合式合成词的是2个( 占0.7%), 特殊的复合式合成词的是4个( 占1,4%),附加式合成词的是15个(占5.4%),重叠式合成词的是2个(占0.7%)。 -)对于短语类的流行语,短语的有61个,其中固定短语的是37 个(占13.2%)、固定格式的是6 个(占2.1%)、特别类型的是18个(占6.4%)。 2.1.4流行语的构词方式 ⑴利用已有的语素构成词  人们对这种构词方式并不陌生,这类词一出现就很快地流行开来。例如作为语素的“华”, 以前很少构成词,近年来含“华”这语素大量出现,如:“华文”、“华乐”、“华校”、“华族”等等。或者带有“族”的词语大量涌现:“语族”、“工薪族”、“打工族”、“上班族”。相似的词语很多,如: 领——白领、蓝领、灰领、金领、粉领 网 ——网恋、网民、网婚、网迷、网语  托 —— 书托、医托、婚托 黑 —— 黑车、黑店、黑客、黑金 吧 —— 餐吧、咖啡吧、网吧、茶吧、书吧 ⑵用外来词的音译,意义,音译兼意译构成词。 有一些外来流行语是音译的,如: “巴士”是英语bus 的音译。 “卡通”是英语cartoon 的音译。 “伊妹儿”是英语email 的音译。 “黑客”是英语 hacker 的音译。 有一些外来流行语是意译,如: “下载”是英语doawload 。 “ 国际互联网络“是英语 internet。 “世界杯”是英语 world cup 。 有一些是合群词,即 音译意译兼顾 的, 例如: “桑那浴”, “桑那”是英语的sauna 的音译。 “保龄球”,“保龄”是英语的bowling 的音译。 “丁克家庭”, “丁克”是英语的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 ) 的音译。 (3) 用缩略法构成词  流行语中的缩略指英语的缩略或汉语的缩略,以字母居多。流行语中的缩略语应用领域比较峡窄,主要用于通信“网语”。流行语的缩略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a)汉语首字母缩略: 这种缩略式 选用词组的每一个单词开头的字母组成缩略式,例如: 非典——是“ 非典型性肺炎”的缩写。 入界——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 博导——是“博士生导师”的缩写。 世贸——是“世界贸易组织”的缩写。 考研 ——是“考研究生”的缩写。 海归派 ——是“海外归来人士”的缩写。 b)汉字语素与英文字母缩略相结合: 汉字词素与英文字母相结合也是流行语常见的现象,例如: BOBO 族:BOBO 是英语bourgeois bohemian 的缩写,BOBO 族指拥 有 高学历,高收入,追求生活享受,崇尚自由解放,积极进取有特立独行的一类人。 e 时代:e 是英语electronic 的缩写,e 时代是电子时代,或网络时代。 AIDS 病 :指艾滋病,AIDS 是英语 acquie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的缩写。 SIM 卡:SIM 是英语“sub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的缩写 SIM 卡是移动 通信数字手机中的一种卡,该卡存储用 户的电话号码和详细的服务资料 c)英文单词的缩略。这种缩略多用于网语,例如: UR: your ...... 是你的。 DL : dowload .... 是下裁。 L&R : later ..... 是 迟一会儿。 d)汉语拼音首字母缩略,这类缩略出现在网络常用词当中,由每个字的汉语拼音首字母结合而成,例如: DD: 是“弟弟”的拼音缩写。 JJ: 是“ 姐姐”的拼音缩写。 MM: 是“妹妹”的拼音缩写。 PLMM: 是“漂亮妹妹”的拼音缩写。 RMB : 是“人民币”的拼音缩写。 。 ⑷用修辞方式构成词 a)比喻法 比喻这个修辞手段是时下流行语经常运用的,也是造新义词语最生动、最形象、最有生命力的一种方法。比喻是根据心理联想,抓住和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用另一个事物 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 比喻是流行语常用的手法。 比喻最大特点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或起幽默作用,例如: “大锅饭”比喻计划经济时僵化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 “铁饭碗”比喻计划经济的固定工作。 “下海”比喻搞活经济时人们从事经商活动。 “跳槽”比喻离开原来单位到别的单位工作或任职。 “贷虫”比喻骗取银行贷款,恶意欠款不还吞噬 贷款的人。 “铁”比喻关系象铁一样牢固。 类似的词还有“网虫”、“菜鸟“、“青蛙”、“恐龙 ”等。 b)借代法 借代法是借彼代此,不用人或事物本来名称,借用同它具有相关关系的人或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流行语中运用借代手法创造词语的例子也很丰富。 例如: “ 白领“代指具有固定工作和收入的,生活比较安逸的工薪阶层人员。 “粉领 ”、“银狐领”指时髦女性或贵族女性。 “蓝领”指普通的大众人群。 “大担帽”指那些执法人员。 c)谐音法 谐音是构造幽默风趣的重要手段。谐音就是对同音现象的积极利用和开发。这种手法在流行语中占有一定比率,尤其是在网络、短信等领域。 例如: “ 886” 是“ 拜拜了”的谐音。 “酱紫” 是 “这样子”的谐音。 “表”是“不要”的谐音。 “偶”是“我”的谐音。 “希板” 是 “喜欢”的谐音。 d)仿词法 仿词法就是根据已有的词语,或反仿或类仿 ,而创造出新词。 流行语中不少词语是用该手法而构成的。 例如: “白领”仿造出“蓝领”、“粉领”、“银狐领”、“灰领”。 “校花”仿造出“校草”。 “家族 ”仿造出“上班族”、“追星族”、“白领族 ”。 “妇女”仿造出 “妇男”。 e)反语 反语就是反话,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流行语有一些词语用反话创造出来的。反语起幽默嘲弄作用,使语气轻松、舒缓。 例如: “可爱”是“可惜没有人爱” 。 “天才” 是“天生的蠢材” 。 “神童”是“神经病者, “ 童“指大学生” 。 “好白”是“好白痴” 。 “偶像” 是 令人呕吐的对象 “蛋白质”是笨蛋 + 白痴 + 神经质 f)别解 别解是流行语造词手法之一,例如: “迷信”是“盼望着来信” 。 “早睡”是“早上已经上课却还在宿舍里睡觉” 。 “早恋”是“早上起床锻炼身体” 。 g)拆字和拆词法 一些流行语用析字法。这种构词法用汉字的笔画,把构成汉字的笔画或部首拆开, 例如: “竹本一郎“ 是 “笨”字的拆解 “马叉虫”是“骚”字的拆解 2.2流行语的语义特点 语义,英语叫semantic ,